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 > 第28章 汜水关前风云会,张文远初试锋芒

第28章 汜水关前风云会,张文远初试锋芒(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

午后雨又起。

李儒在帐中擦过一声极短的咳,听斥候回禀“张辽不斩、偷旗二面、剥器三处”。他不怒,淡淡一笑:“好‘风’。”

他把一枚小小的木桩在地图上轻轻挪了一寸,“徐荣稳,便用他稳——稳到他自己疑。他的雷罐,你别急着引,留它两夜。”

“是。”亲随领命。

李儒又道:“夜里扰‘影营’,不杀人,断缆烧油囊。若缆有环,偷环。”亲随一怔:“偷环?”

“偷他们‘环’字。环不响,民与商便疑。”

李儒把“环”字用小笔写在帛角上,吹了吹,笑意更淡,“环不是剑。剑丢了,可以夺回来;环失了,是心。”

……

夜色下,影营的火像山背上的萤,远远几处,忽明忽灭。

张辽不睡,他把缆与鞭一一擦干,抬眼看天:雨线斜,风拢。

他心里把明日的节律提前走了一遍,走到第三处时忽然停住——他闻到一点奇怪的烟,是油与草混的苦,风从北往南,偏偏烟从南往北。

“来。”他低声,像对一阵风说,如对一头水里的鱼说。

影营的外围是三层:缆、牛皮、油囊。

李儒的人来的很轻,轻到像三只猫踩过屋梁。他们不碰牛皮,不碰油囊,先摸缆头。缆头不在地上,在树叉。

他们摸到那一圈牛筋外裹油麻的“滑蛇”,心里欢喜:若偷去一截,明日之“风”,便要短一截。

他们的手刚落,树后忽有“嗒”的一声轻响——不是弩,是鞭尾敲树心。响声极轻,手心却一麻。黑暗里传来一声更轻的笑:“偷环,先从手指开始么?”

一根细细的绳不知何时绕上来,箍住那人的手腕,绳头一收,手里“滑蛇”脱落。另两处“猫”反应极快,割绳,退,刚退,脚背被地上某处“软刺”轻轻一挑——不是刺,是倒伏的“芦刀”。芦刀割衣不割皮,却喊人一声“痛”,三人不敢动声,手心被绳勒出一层汗。

“捆,”张辽低声,“别杀。”三条黑影在黑里一叠,像三条被鱼网兜住的河鳅。

他拎起其中那人腕上的一枚小印——椭圆,粗糙,“环”上刻了“礼”,做工甚拙,正是李儒所欲“偷”的“环”。

张辽看一眼,把它反扣在那人掌心,淡淡道:“环不偷,借你们的手,留个指印也好。”

他把三人押入营内,留下一句:“告诉你家先生——‘风’不走环。”

……

次日清晨,雨停。汜水关前云低,阳光透不过来,只比昨明了一层。诸侯诸使再集,孙使道:“昨夜‘影营’没事?”

“有。”张辽笑,“抓了三条‘夜猫’,偷环。”

“偷环?”曹使挑眉。

“假环。”吕布接道,“环在城里,挂在‘礼’旁,不在营里。李儒知我们把人心拴在‘环’上,想把你们的耳朵拉去听他的‘香’。”他把昨夜摸来的粗环放在案上,“粗、脆、轻——三点都不对。”

“今日仍试?”王允问。

“仍试。”吕布目光越过众人,看向关城,“文远再去。但此回——”他的声音轻了一寸,“可挑将。”

张辽揖:“谨遵。”

“挑谁?”孙使兴奋,掌心都热了。

“挑他旗下‘令牌’。”吕布淡淡,“持令者,手最稳的那个。”

“稳的最该挑。”高顺接口,目光如旧。

……

午后云更低。

张辽再出。他这回只带了三百骑,缆不多,牛皮不多,带了几十支短矢,矢尾不羽,尾上缀了极细的丝——丝能“粘”。

他不吹笛,改用鞭尾“嗒、嗒、嗒”敲马颈。三百骑在壕前一字排开,又在“嗒、嗒”的节律里碎成七瓣,每瓣不过四十余人。七瓣如七片被风吹起的叶子,忽起忽落。

徐荣见他“少”,心里却更警。他知道对方是“挑”。他抬手按住令牌:“稳——”

“稳,是么?”张辽心里笑。他把鞭梢朝左上挑了一点,左翼四十骑朝旗脚靠。

旗脚边的小令官正欲退一步避鲨,张辽一矢先到——不是射他,是射令牌上的穗。穗上挂着一枚小小的铜铃,铃不响,铃上粘了丝。矢走丝牵,“铃”竟同令牌一起被轻轻往上提了一寸。小令官手一紧,手稳,牌稳——可他手腕上一紧,他的“稳”被一根无形的丝轻轻“带”了一线,手心汗一出,牌角便微微下沉。

就那一线,张辽第二矢已至,这一矢不粘丝,直入令牌侧边的皮缀孔。孔破,牌沉,手抖。第三矢到,不射牌,射牌下系带,系带断,牌落在泥里。小令官抓牌,手指一滑——抓住泥。

“请。”张辽鞭梢低一点,近侧两骑以“鹬尾钩”把牌从泥里挑起,挑不起——因为张辽的丝还牵着铃,铃牵牌,牌牵手,小令官的“稳”牵着他整队人的心。

十步内的刀斧手不由自主地往前挪了半步,弩车兵却本能地后退一寸,以便“找稳”。这一进一退,阵眼空了一指。

“挑。”张辽第三次“请”。三十骑如箭入眼,直插阵眼,鞭不打人,专打绳。绳断三处,旗面落地,刀斧手护旗,弩车兵护绳,护来护去,手里都空了一瞬。张辽不杀,他只让他们一齐去“护”一件东西,而不是“齐”去杀一件人。

徐荣到了此刻也不得不出。他亲自引十余亲随下壕,挡在阵眼前。

他不掷矛,不斫,他用长柄刀横在胸前,把张辽的鞭梢挡在刀背上。“铛!”一声清响,鞭与刀各退半寸。这半寸,谁也不进。

张辽在马上一拱手:“徐将军。”

徐荣也拱手:“张校尉。”

两人笑了笑,皆不再动杀心。张辽用鞭梢轻轻一挑,指向徐荣腰间的“令箭”:“借看。”

徐荣把令箭微微抬了一寸,示意“不可”。

张辽不再请,他把鞭梢往泥里点了一下,三百骑得令齐退。

退时,旗已被他们“掠”去两面,令牌“惊”过一次,弩车脚少了一只横销,刀斧手的鞋上多了三块泥。三百骑未死一人,未伤一人。

“初试锋芒。”王允又笑,“今天你挑了他的心口。”

“先挑心,后挑肉。”吕布也是笑。他回头,向诸侯诸使一作揖,“诸位,汜水关非一朝可下。不急。

轘辕会盟之后,我们分两路虚实:一路从成皋压其后粮,一路在汜水关前以‘风’剥其势。徐荣稳,我们不逼他失衡,我们逼他想——他想多了,便会慢;他一慢,我们便快。”

曹使叩盏:“奉先之谋,快慢之间。”

孙使拍案:“文远之风,三战三得。”

袁使笑意淡淡,终是按下心头那点不甘:“本初公奉檄不违,一应于轘辕议定。”

“善。”吕布取环扣于案,轻弹一指。环不响,厅却更静。他望向远处灰天,“今天风走两回,明日雨再来。都好。”

……

黄昏,关外影营里,张辽解下鞭,坐在牛皮上擦缆。缆上挂着两根细丝与一点铃油。他把丝拆下,拈在指尖,笑了笑:“铃,无声也能带人心。”他把丝塞进怀,抬眼看天:“先生——”他低声对着看不见的人说,“你的‘雨’,我明白了。可风不怕雨,雨怕绳。”

他起身,去看那两面“队字旗”。旗不大,泥痕未干,他却郑重把它们折得极直,塞入布囊。

那东西不是战功,是人心上一根小小的刺。他要把它带回去,吊在陷阵营的槊架旁,等到真正的“杀将”之日,让旗先看见自己的“影”。

……

夜深,李儒对着一盏油灯咳了两声,打开一封斥候报:“张辽取‘队旗’二面,挑‘令牌’一次,徐荣未失。”他把灯芯拨亮,笑意极轻:“好风,好稳。”他在“破其会盟”的“折旗”一项后添了三字:“借他旗。”又在“挑名”后画了一个圈:“挑谁?挑本初。”

他合上帛卷,望向西北:“轘辕会盟,文与武都要起风。那便请你笑,我来雨。”

……

洛阳,玄武门上。吕布把“环旗”摘下,环在灯下闪了一下光。他不弹,让它静静靠在墙边。他转身,去看那张推演汜水关的图。高顺站在他身后,淡淡道:“再走三回风,便可试‘开’。”

“嗯。”吕布点头,“开,不必大开。开一线,够了。”

他抬手,食指在图上轻点汜水关南侧的两条细线:“这两处,之一为‘雷’,之一为‘路’。明日若雨,再试。”

张辽自门洞内上来,腰不佩刀,手不持笛。他把那两面“队字旗”轻轻放在案角:“主公,风取两旗,未取人头。请罪。”

“何罪。”吕布笑,笑意里全是放心,“锋芒要有人见,但不能让人摸。今天,你叫他们见了,却没摸着。”

张辽也笑,笑意淡,“明日雨来,我再教他‘摸’一次。”

“去吧。”吕布把“环旗”重新挂上,环与墙相触,发出极轻的一声“叮”。这一次,环响了,像一滴水落进井里,叫四壁的风都顺了一顺。

城与关之间,两个“风”隔着雨,对着同一片灰天。

一个想剥,一个想稳;一个借笑,一个借雨。

汜水关前,风云会未散,张文远的锋芒尚浅,却已从雨里探出一线,亮得不刺人,稳得让人记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