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 > 第54章 将计就计请君入瓮,霸主笑看小丑舞/

第54章 将计就计请君入瓮,霸主笑看小丑舞/(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护商队先上,“灰券”一把一把撒上案,像一群试探水温的鱼。吏员照灯,灯一伏,“并”字不现,“民”字不现,券面却浮起一片晕墨,像烂泥。吏员笑,连连道:“好假,好假。”把“灰券”收起,不急着处。护商队不耐,伸手去抢,手还没落在券上一寸,一根淡淡的影已落在他手背上——焦万的指节,轻轻一敲,像有人用指甲刮了刮铁杆。护商队的手一僵,力气不知跑去了哪里。

讲法队见状,声浪一鼓:“你们借灯压人!灯碍路!”说着便挤,脚尖越过“铃线”半寸。铃未响,陈宫折扇一收,笑道:“请进。”那边高顺手指一划,暗闸轻开,曲巷如瓮口,讲法队“顺势”进。刚过线,“铃”轻轻一声——瓮城外门闸落。里外两道门一合,像一只无形的手把这些“护法之人”温柔地放进了罐里。

“请君——入瓮。”陈宫把“请”字吐得很轻,像说给风听。

瓮城中段,影灯一齐伏下,灯光变低,券面上的细纹在暗里浮出另一行针眼:“盐号—某—某”。一旁的竹牌上,已列着“盐号”联号与“铁作”押记。张辽抬手,吏员照牌逐一对印,灰券与某盐号的水印一一相对,像是早已等着他们来认祖宗。护商队的脸一个个白一阵红一阵,讲法队的舌头忽然不利索,护灯队抱拳的手也慢了半拍。

“识假演示”,到此翻了面。

“诸位,”陈宫把扇一横,指向台侧的一张新牌,“识假不难,难在不自欺。”他指牌念字:“凡持假券者,不必恐;凡造假券者,不必跑;凡使假券者,不必辩——灯下自有分明。”

话未落,夜行校从人群缝里牵出两个“护商”的胳膊,胳膊上的袖口绣文露出一个“袁”字。吏员把袖口对在影灯下,隐隐现出“商会—东路”的暗印。陈宫不动声色:“‘商会’远来,辛苦了。请至台下坐。”

坐——其实便是跪。黑旗一摆,护灯队“护”住了自己,两膝软在地上,像被谁抽了筋。

“杀——”有人在讲法队里嘶哑喊了一个字。这一字在灯下极突兀,像一根荆条倒抽回来,抽在他自己脸上。高顺不用戟,手一抬,陷阵营“钉”在瓮城的四角,钉声没有,风声有。讲法队想冲,第一排脚刚跨过“铃线”,铃轻响,木兵“点肩、点肘、点膝、点腕”,四点落,皆是“不伤人而去其勇”。勇气像被抽走的气,这些人肩垮眼空,连骂的力道都瘫了。

张辽不看他们,他看的是场外的风。风顺,正好载声。斩台边的小钟被他轻轻碰了一下,清声三下,声不大,远。吕布在后墙上听到了,唇角挑起一条极微的线。

“请君既已入瓮——”陈宫低低一笑,“还当请‘主顾’现身。”他抬手,吏员拉下一块布,“榜”现:上书“罚工榜”三名,皆是冀州某县豪右之名,再旁列“盐号某”“商会东路某”,下书“请于灯下自辩”。人群一沸,那三名豪右本不在场,终有门客色变,跪地连叩:“小人愿代主煮粥三十日,护灯三十夜!”

“不是你愿,是法令你愿。”焦万说。他指法牌,“毁牌者斩,伪券者科,煽惑者罚工。”高顺淡声接道:“从轻,从明,从众。”三字落地,瓮城里的风忽然低了半寸。

护灯大会并不至此收场,而是“开庭”。法度校书吏把“识假流程”“罚工细则”“分责条目”一条条宣给众人听。并州不怕人听法,只怕人不懂。懂了,便守;不懂,便闹。三条之后,周诏把“假券”一分为二,一半烧作灰,投入瓮城中央的水槽;另一半订成薄册,送往义学,名字叫《识假图》。谁造谁使,谁罚谁羞,谁护谁荣,灯下俱见。

吕布一直未言,只在瓮城门头俯视。他看见人心里那根绷着的弦慢慢松下来——不是松懈,是收紧到该有的力度。松的,是躁;紧的,是纪。

傍晚时分,瓮城外来了三骑,扯着白帛称“劝解”,自称“商会中路”,实则是袁术门下另一股臂。三骑在城外高喊:“并州立法过严,伤商道之利。请撤牌,暂停罚工,大家好说好商。”陈宫不理,反把一张“约册”递出来:“商道之利,在于信。信从灯来,从券来,从不欺来。若真为商,请在灯下签此‘互济约’,三日之内以盐铁相互通济,价依平粜,不许加码;若不愿,请回,莫作‘口商’。”

三骑面面相觑,终不敢入。张辽转过脸去,盯着瓮城外的一片风,像看见一只缩成团的小兽在风里打转。那兽叫“小丑”,不大,却爱吵。他忽然想到:刀,不用对着小丑舞去砍;只要旗不动,他跳一阵,自己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