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实战练兵(2 / 2)
他的声音毫无起伏,像是在处理一批不合格的军械,“粮谷充入军需,兵刃回炉修理。铜钱分赏此战有功士兵。”
“诺。”队率领命而去。
很快,寨子外的空地上响起几声短促凄厉的惨叫。
几颗血淋淋的人头被挑在木杆上,插在路边。
剩下的俘虏换上了更结实的绑绳,每十人一串,被驱赶到队伍后面。
他们被单独隔开,由一队手持长矛的士兵看守着。
队伍再次开拔。
辎重车队里多了几十袋粮食。
队伍后面,除了尾随的流民,又多了一长串被绳索串着、步履蹒跚的劳改营囚徒。
他们沉默地走着,眼神麻木。
大军一如既往,遇村修桥补路助民,遇匪则剿。
十多日后,蔡琰再次掀开车帘一角。
她的目光掠过路边那几颗狰狞的人头,落在后面那长长的劳改营队伍上。
这些人,昨日还是打家劫舍的土匪,今日就成了凭人驱使的罪奴。
经过一处被山洪冲毁的石桥时,几个士兵解开了一串囚徒的绳索,呵斥着,将铁锤、撬棍塞到他们手里,指着断桥残骸。
囚徒们麻木地开始劳作,抬石头,垒地基。
旁边持矛的士兵虎视眈眈。
这些天来,这支军队向蔡家父女展示了什么叫冷酷到极致的效率:
杀人,甄别,奴役,物尽其用。
没有愤怒,没有怜悯,只有目的明确的利用。
蔡琰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
她看向队伍最前方那个端坐马上的年轻背影。
阳光给他镀上一层金边,却驱不散那身影透出的铁石寒意。
“爹……”她声音微颤,“私设刑堂,他……究竟想做什么?”
蔡邕沉默了很久。
他看着路边新立起的一根根木杆,上面挑着匪寨头目的头颅。
他看着日渐增多的劳改营囚徒队伍,又看着更远处,那支沉默跟随、人数已近千人的流民群。
这些人,像被无形的磁石吸引,汇聚到这支队伍后面。
“豺狼之心……虎豹之志……”
蔡邕的声音沙哑,透着疲惫和惊悸,
“他不要虚名,不敬律法,只要人!他要把所有能抓到的人,都变成他手里的砖石、刀枪……去开他的路。”
蔡琰心头剧震。父亲没有明说,却已经说得很明白——刘骏在拥兵自重。
她再次望向刘骏的背影。
队伍正经过一片荒芜的田野。
艳阳下,那个背影挺直如枪,仿佛要将这荒原都纳入他的秩序之中。
法外之徒!此人近些时日,总能找到时机单独与她接触,其心思昭然若揭。
面对越来越露骨的暗示,恐惧、羞耻和被这裹挟的无力感,悄然爬上她心头。
就在这时,前方官道烟尘再起。
一骑哨探如离弦之箭奔回。
那哨探冲到刘骏马前,急勒缰绳,战马人立而起:
“报——,侯爷。前方三十里,黑云岭,发现大队匪踪。
匪人依山立寨,扼守要道。寨墙高厚,旌旗杂乱……观其规模,人数恐不下两千。哨探还发现……”探子声音顿了一下,“有西凉溃兵制式皮甲和残旗混杂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