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出征前的准备二(1 / 2)
秦思源听后,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神色,再次郑重地点了点头,随后不再多问,转身与一旁静立等候的雷虎、周立民一同迈步,离开了军工厂的场地。
皇宫,熏香的青烟在殿内袅袅盘旋,驱散了从外面带回的初春寒意,也平复了兵工厂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在耳畔的余响。
秦思源刚在御案后坐定,身着低调青色官袍、气质精干内敛的情报总局局长林云,便如同早已计算好时间一般,悄无声息地进入殿内,恭敬地行礼。
“陛下”,林云的声音平和清晰,不带丝毫谄媚,却透着绝对的恭顺。
秦思源抬眼看去,并未寒暄,林云适时地将一份密封的文书双手呈上,“陛下,这是倭国近期局势汇总,以及对马岛宗家动向的详细呈报”。
秦思源接过文书,拆开火漆,目光迅速扫过上面密密麻麻却条理清晰的字迹。
文书详细记录了宗家在获得新一批装备后,如何更加疯狂地扩张,其兵锋已不满足于周边小岛,开始试探性地袭扰九州本土一些弱小大名的沿海领地,引得九州诸藩震动,暗流涌动。
同时,也汇报了基隆营地“倭人兵营”的训练进度与思想改造情况。
看着文书上描述的宗家如提线木偶般按照预设的剧本行动,以及那三千把“毒刃”即将淬火完成,秦思源微微颔首,冷硬的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
他将文书轻轻放在御案上,指节在光滑的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
“做得不错”,皇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赞许,“倭国之事,关乎的不仅是开疆拓土,掳掠资源,更关乎我大夏皇室未来的布局与威望”。
他目光如炬,看向垂手恭立的林云,语气变得深沉而意味深长:“东海若能彻底平定,纳入王化,其地、其民、其利,将成为皇室直接掌控的重要根基,亦是未来屏藩帝国东翼的关键,此事,不容有失”。
林云心中凛然,他立刻深深躬身,声音带着无比的坚定:“臣,明白!陛下宏图,臣必竭尽全力,确保倭国之事,万无一失,一切皆按陛下意志推进!”。
他这番话发自肺腑,严格来说,他林云是皇帝的私臣,情报总局虽然名义上隶属朝廷,但其核心效忠对象始终是皇帝本人。
皇室的根基越深厚,力量越强大,他这位皇帝耳目的地位就越稳固,所能掌握的资源与影响力也就越大。
他与皇室,早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而且,他深知自己位置的微妙与安全。情报总局看似权柄赫赫,掌握国内外无数机密,但其权力被皇帝以高超的政治智慧严格限定在“监察”与“情报搜集”的范围内。
在国内,他们没有随意逮捕、审讯之权,一切行动必须在帝国律法和朝廷既定程序框架内进行,与明朝那个可以随意构陷大臣、制造冤狱的锦衣卫有着天壤之别。
这正是秦思源的高明之处,他深知特务政治犹如双刃剑,虽能巩固一时之权,却极易反噬,败坏朝纲,最终动摇国本。
他凭借自身威望和开国之功,足以掌控全局,无需依靠制造恐怖来维持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