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藏在心跳里的诗9 > 第443章 秩序基岩

第443章 秩序基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白色舰船舰首那凝聚到极致的纯白光芒,突兀地、极其轻微地闪烁了一下,仿佛电压不稳。它那稳定得令人绝望的追击速度,出现了一个几乎无法用仪器测量的微小顿挫。更关键的是,那股死死锁定“潜行者号”的冰冷意志,出现了一瞬间的茫然和混乱,仿佛突然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坐标。

这间隙,短暂得如同幻觉,连一秒钟都不到!

但对于顶尖的驾驶员和林栀与苏牧之间无需言喻的默契来说,已经足够了!

“跃迁!现在!任意坐标!”林栀的吼声和苏牧意识中爆发的指令几乎是同步的!

“潜行者号”的引擎发出了濒临解体的恐怖轰鸣,舰身周围的空间瞬间扭曲、折叠,下一秒,整艘飞船像是被一只无形巨手猛地拽入了亚空间断层,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白色执行单元迅速排除了那微不足道的逻辑干扰,重新稳定系统并恢复扫描时,目标的信号已经彻底消失在它的感知范围里。它静静地悬浮在星空中,舰首的光芒缓缓熄灭,没有任何拟人化的困惑或愤怒,只是依照既定程序,开始重新计算目标可能逃逸的概率分布。

几分钟后,它似乎基于某种复杂的算法得出了结论,调整方向,不再指向青木族防线,而是朝着另一片更加空旷、死寂的星域驶去,很快便融入了深空的黑暗背景中。

……

“潜行者号”从一阵剧烈的空间颠簸中挣脱出来,像是喝醉了酒一样在虚空中摇晃了好几下才稳住。舰体内部多处闪烁着警告红光,生命支持系统发出过载的嘶鸣,但总算是……暂时安全了。

“我们……活下来了?”一个年轻的通讯兵瘫坐在椅子上,声音沙哑,脸上还带着劫后余生的茫然。

“暂时。”苏牧几乎虚脱地靠在椅背上,脸色苍白得像纸,刚才那一下“规则欺诈”几乎抽空了他所有的精神力量,现在脑袋里像有无数针在扎。“它不会放弃的……我们必须尽快回去。”

林栀一边下令进行紧急维修和航线校正,一边将最新的情况——包括苏牧带回来的关于协议可补完、变量是关键的核心信息,以及遭遇新型执行单元并利用其规则漏洞惊险逃脱的详细战报——通过多层加密信道,火速传回了青木族防线。

这份情报,犹如在看似平静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在防线高层引起了爆炸性的反响。

苏牧带回来的概念太过震撼,但也太过模糊。然而,在这种绝望的关头,任何一点微光都足以让人拼命抓住。尤其是“秩序基岩”这个构想,立刻引起了墨衡和青木族智者们极大的兴趣。

大长老看着全息投影上那简陋的概念描述,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在规则层面打下‘锚点’,主动加固现实结构,提高对混沌的‘免疫力’……这思路,简直是为我们目前的困境量身定做的!生命古树本身就具有稳定空间的特质,如果能将这种特质系统化、主动化,甚至……阵列化!”

整个防线的科研力量被迅速动员起来。以墨衡的人工智能为核心,联合了青木族的灵能学者、岗岩族的地质构造专家、以及其他幸存文明在能量场束缚、材料科学方面的顶尖人才,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基岩项目组”。他们以苏牧模糊的描述为引子,结合生命古树的特性、各个文明的知识碎片,开始疯狂地推演、计算、模拟。

那几天,项目组的临时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全息屏幕上流淌着瀑布般的数据流和复杂的多维模型。争吵声、惊呼声、键盘敲击声日夜不息。他们尝试了上百种能量矩阵组合方式,模拟了数千种材料结构在高压规则场下的稳定性,甚至冒险动用生命古树的力量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现场灵能共振测试。

与此同时,对“星灵遗族”意识上传技术的破译工作也在同步进行,虽然进展缓慢,且充满了伦理和技术上的巨大争议,但这毕竟是文明延续的最后一招后手,再难也得尝试。

当“潜行者号”历经波折,终于有惊无险地返回青木族防线核心区域时,一份初步的、被命名为“秩序基岩计划”的宏伟蓝图草案,已经摆在了苏牧、岗岩将军和大长老的面前。

墨衡的投影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异常明亮:“根据我们目前的推演,‘秩序基岩’的核心,是在生命古树灵能场覆盖的关键空间节点——我们初步筛选出了三十六个这样的‘规则应力点’——建造巨型的能量-物质复合构造体。”

他调出一个复杂的立体星图,上面标注着三十六个闪烁的光点,并以生命古树为中心,连接成一个巨大的、隐约透着几何美感的网络。“这些构造体将采用我们最新研发的‘星尘合金’作为骨架,内部嵌入由古树灵能校准的‘稳态能量矩阵’。它们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能量护盾,而是像……像给一片松软的土地打下深深的地基和承重墙,从时空结构的最底层,强化其‘刚性’和‘稳定性’。”

“模型显示,”墨衡切换到一个动态模拟图,图中代表混沌的暗红色区域在接触到基岩网络发出的无形力场时,扩张速度明显减缓,甚至边缘开始变得模糊、消散,“成功激活的基岩网络,能形成一个强大的‘秩序场’。在这个场内,混沌能量的活跃度将被压制到极低水平,净化效率初步估算能提升三到五倍。同时,高度有序的环境对混沌畸变体而言,就像是普通人进入了高压氧舱,会感到极度不适,实力大打折扣。”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最关键的是,我们推测,这种人为创造的、高度稳定的秩序环境,可能会对‘归零协议’的判定机制产生影响。在它的底层逻辑中,一个能够主动对抗混沌、维持秩序的区域,其‘熵增速率’和‘规则紊乱度’这两个关键威胁指标,可能会被重新评估到一个较低的水平。换句话说,我们有可能……‘骗过’或者至少是‘延迟’协议的最终清算。”

这番话,让在场所有人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这不仅仅是防御,这简直是在绝境中开辟出一条生路!

“建造这样一个网络,需要什么?要多久?”岗岩将军更关心现实问题,他的族人是主要的工程力量。

墨衡调出了一份长长的清单:“资源需求是天文数字,需要集中我们所有文明库存的战略储备,并且开动全部的生产力。时间……是最残酷的问题。建造第一个实验性的基岩构造体,进行效果验证和参数调整,最快也需要三十个标准日。而要初步形成覆盖我们主要生存星域的网络雏形……乐观估计,需要一百八十日以上。”

半年!每个人的心都沉了一下。谁也不知道,那片日益膨胀的“噬界之影”,或者不知道何时会再次出现的“寂灭之瞳”,会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

“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苏牧看着星图上那片触目惊心的暗红色,以及代表执行单元活动区域的不祥标记,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这是我们唯一能抓住的稻草。集中一切力量,启动‘秩序基岩计划’。”

希望的火种已然播下,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在这片被黑暗笼罩的宇宙荒原上,与时间赛跑,抢在末日审判降临之前,建立起一座用秩序和智慧铸就的方舟。

整个联合文明联盟如同一个被注入强心剂的巨人,开始围绕着这个计划疯狂运转起来。运输舰船如同迁徙的蜂群,将堆积如山的物资运往预定的建造地点;巨大的太空船坞在星空中点亮,工程机甲如同忙碌的工蚁;无数的科学家、工程师、工人日夜奋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生存。

然而,就在第一个实验性“秩序基岩”构造体在青木族防线外围的一处空间褶皱点开始打下第一根桩基,整个计划刚刚步入正轨之际,负责全天候监控“噬界之影”的前沿观测站,传回了一条让所有参与计划的人如坠冰窖的消息。

那片一直缓慢而坚定扩张的暗红色混沌污染区,其最核心、最黑暗的区域,检测到了无法理解的、指数级攀升的能量聚集反应。

一种难以言喻的、充斥着无尽恶意与毁灭欲望的庞大意志,仿佛沉睡了亿万年的古老邪神,正在那混沌的温床中,缓缓睁开它的眼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