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造反退兵为白月光?那朕来当皇帝 > 第107章 我想办一份大唐日报

第107章 我想办一份大唐日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时间

平民家庭袅袅升起的带着蜂窝煤特有气味的炊烟,混合着邻居们互相推荐、拼单省钱的谈笑声。

而高门大院内,精心打造打造的武德炉,静静散发着稳定的热量,成主人家闲谈时彰显家庭实力的显赫象征。

大唐皇家煤站的掌柜,看着门外络绎不绝的人流和飞快减少的存货,扒拉着算盘,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这些升级版武德炉只要能卖出一套,他就能获得五百文的提成,这自然让心里满是兴奋

不过陛下这拼刀刀的宣传手法,真是绝了。

这些蜂窝煤的成本一文钱能制作五个,基础版武德炉成本不过三百文,升级版武德炉二两银子。

可现在却卖上二十两银子,简直就是暴利啊!

起初买了蜂窝煤和白嫖武德炉的百姓,还将信将疑烧火做饭取暖。

但很快,蜂窝煤耐烧、暖和、相对干净,价格实惠的优点就口口相传开来,免费被人宣传。

“陛下仁德啊!这东西比柴火经烧多了,屋里也暖和!”

“可不是嘛,价钱还这么便宜,今年冬天总算不用挨冻了!”

而回到皇宫的李浩,从也命人在皇宫里使用武德炉。

李浩望着窗外逐渐寒冷的天气,想着京中无数百姓,因为他这个小小的发明,而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冬天,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满足感。

战争是为了和平,杀戮是为了秩序。

而真正考验一个王朝生命力的,恰恰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关乎千家万户冷暖的民生细节。

陕西的改制在稳步推进,蜂窝煤的成功初步验证,南方藩王们仍在内耗。

李浩站在巨大的舆图前,目光深邃。

他知道,大唐这艘巨轮,正在他设定的航道上,劈波斩浪,坚定地驶向未知而充满希望的未来。

下一步,他的目光,或许该投向那混乱的南方。

或者是时候进一步深化内部的变革了。

但无论如何,这个冬天,大唐的京城,将比往年更加温暖。

河州大捷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陕西行省的改制与蜂窝煤的推广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大唐朝廷这台精密的机器,在李浩的驾驭下,高效地运转着。

然而李浩的思绪,却并未仅仅停留在这些具体的政务上。

他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着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

如何将朝廷的意志、国家的政策,乃至他脑海中那些超越时代的常识,有效地传达给亿万子民,凝聚人心,引导舆论,塑造一个崭新的“大唐”认同。

这一日的小朝会上,李浩召见了内阁几位核心成员,以及翰林院的掌院学士。

“诸位爱卿,朕近日思考了一番,治国非独赖兵马钱粮,亦需教化人心,统一思想,通达上下之情。民间多有愚昧,不解朝廷良苦用心;地方胥吏,亦常因不解政令本意而执行偏差,甚至欺上瞒下。

长此以往,政令不出京城,朕与万民,犹如隔着一层厚厚的墙壁。”

首辅黄渊沉吟道:“陛下所虑极是。自古教化,赖于官学、乡绅与圣谕宣讲,然官学覆盖面有限,乡绅良莠不齐,圣谕宣讲亦难及偏远。”

“所以朕欲建立一个,新的衙门专司此事。”李浩目光扫过众人:“名曰:‘大唐文宣司’,直属内阁,专责宣传朝廷政令、引导民间舆论、普及常识、教化百姓。”

“文宣司?”次辅徐良有些疑惑,“陛下,此衙门口职能,似乎与礼部、翰林院有所重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