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造反退兵为白月光?那朕来当皇帝 > 第122章 满朝哗然

第122章 满朝哗然(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皇长子李继业的诞生,如同给初生的大唐,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活力,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喜悦与对未来的期盼当中。

然而帝国的车轮,并不会因一场庆典而停止转动。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一年一度的春耕,成为了朝廷眼下最紧要的政务。

在皇长子满月宴后不久,李浩便连续颁布数道与农事相关的旨意。

由工部、户部联合编撰的《大唐农事简要》通过《大唐日报》和各地官府迅速下发,里面详细说明了选种、浸种、育苗、合理密植等增产技巧。

更重要的是,李浩强力推行“沤肥法”。

朝廷派出大量“农技员”,深入乡里,指导百姓挖掘粪坑,将人畜粪便、杂草、落叶、淤泥等混合堆积,加水密封腐熟,制成高效的有机肥。

尽管过程气味不佳,但在官府的大力宣传和强制推行下,尤其是当第一批使用沤肥的田地,秧苗长势比没有使用的沤肥还强后,百姓们从最初的抵触变成了踊跃参与。

身为皇帝的李浩,甚至带着内阁大臣们,亲自到京郊的试验田视察,卷起龙袍的下摆,抓起一把黑黝黝、散发着泥土与发酵气息的沤肥,向众臣讲解其肥力原理和对增产的重要性。

皇帝的身体力行,极大地推动了这项技术的普及。

“陛下真乃神农再世,心系稼穑,实乃万民之福!”满朝大臣看到李浩这位皇帝,如此重视农业,纷纷忍不住感叹起来。

虽然觉得天子亲手抓粪肥有失体统,但这份重视农桑的态度,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尊重。

在大唐的统治区,每一块土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施肥、犁地、播种一片生机勃勃。

所有人都盼着,在陛下的新政策和新农法下,今年能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丰年。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片和谐,全力投入春耕生产之际,一场来自朝堂之上的风波,悄然酝酿。

这一日的常朝,各项政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就在朝会接近尾声,李浩准备宣布散朝时,礼部侍郎,一位以清流自居、学问渊博的老臣周文翰,手持玉笏,出班奏道。

“陛下,臣近日闻听坊间有传言,谓朝廷欲设立,大唐皇家陆军军官学校,专司教授武事,可有此事?”

周文翰的话音不高,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吸引了所有大臣的注意。

许多文官的目光,都投向了御座上的皇帝,眼神中带着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李浩面色平静,心中却是一凛。

他筹建军校之事,目前只在极小范围内与裴云忠等少数军方核心人物商议过,尚未正式提上朝议。

消息竟然这么快就泄露了,并且由礼部侍郎在朝会上公然提出,这绝非偶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