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杜聿明要显摆一下(1 / 2)
当史迪威找上杜聿明时,提出自己的想法。
杜聿明急得摆手:“不行!”
“史迪威参谋长,目前我国已经无法再次增兵十万人入缅了。”
“为什么?”史迪威不解:“增兵十万,对我们接下来的作战更有利。”
“在兵力上,我们有优势,能够更好的对日作战。”
杜聿明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参谋长,你有所不知。”杜聿明走到地图前。
指着民国境内的战线,“国内战场正值胶着,日军步步紧逼。”
“每一寸土地的防守都需要部队坐镇。更何况,华北、华中的精锐部队需固守战略要地。”
“若抽调十万主力入缅,可能导致国内防线崩溃,进一步丧失战略空间。”
“日军也会趁虚而入,扩大占领区,到时候,国内战场的局面将会更糟糕。”
针对史迪威提出的增兵计划,未充分考量民国战场的实际兵力分配困境。
杜聿明也耐心的解释着,现在好不容易让史迪威认识到日军战斗力的可怕,远征军和史迪威的关系稍微缓和了一点。
随即,杜聿明的手指划过蜿蜒的长江:“国内战场,日军第十一军正虎视眈眈。”
“这支部队是日军大本营专门组建的机动兵团。”
“它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摧毁重庆统帅部。”
“一旦摧毁了国民政府在山城的指挥体系,日军就好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这样一来,他们便能够结束国内战事,方便把更多的军队调来太平洋战场。”
顿了顿,杜聿明看向史迪威。
“参谋长,如果从鄂西前线抽调精锐,”
杜聿明的手指在宜昌位置重重一点,“您猜第十一军需要多久能打到重庆城下?”
“一个月?还是两周?”
史迪威沉默地点燃雪茄,烟雾中他的脸色阴晴不定。
作为中土战区参谋长,他太清楚常校长对山城卫戍部队的重视。
山城周边的第六战区,组建的部队,都是国民政府的精锐,它们是国民政府最后的屏障。
这批部队,常校长肯定不会将其调走。
“但缅甸必须守住!”史迪威突然转身,雪茄灰烬簌簌落下。
保卫缅甸,这是史迪威来华的第一仗,他需要成功,不能失败。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策略。”杜聿明接过话头。
“史迪威参谋长,我军单兵素质确实不如日军。”
“但缅甸不是太平洋岛屿,这里是我们的主场。”
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河流和山谷。
“参谋长,你看缅甸的地形,热带雨林气候,丛林、崎岖的山地。”
“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抵消日军优势的筹码。”
“远征军跟当地华侨关系密切,我们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
“民国也有热带雨林气候,我们适应这里的气候。”
“只要指挥得当,充分利用丛林、山地的地形优势。”
“再借助雨季日军行动不便的天气条件。”
“我们完全有能力与日军周旋,取得部分战果,逐步推进反攻计划。”
指挥部突然安静下来,只有雨声不知疲倦地轰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