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棘手之人(2 / 2)
......
北面山坡上,赵立宽于众人簇拥中注视着南面战局,心里真是跌宕起伏。
他对此战寄予厚望,因为出其不意。
李光业绝想不到他们能在下游渡过黄河,此时突然出现在防线侧面。
一座城池的防御外围延伸阵地是非常重要的。
就好比宋朝对金兵、蒙古兵时的,城墙外围防线都会往城外延展,以拒马、鹿角、深沟、羊马墙等重重组成。
如果敌人完全攻破直到城下,那能破坏城墙的手段就多了,守方也会变得危险。
因此赵立宽准备了这次攻城,也没妄想能攻入城中,而是想借突袭攻破城外阵地,把双方对垒的前沿拉进到城墙下。
这样无论是挖城墙脚,挖地道,攻城锤慢慢砸,还是慢慢想办法磨都有办法。
最初见守军惊慌失措,立即把城门关了后他大喜过望。
兴庆府城靠着贺兰山,北面通道夹在贺兰山和黄河之间,前沿狭窄,没法一次性投入大量兵力,他们的人马优势发挥不出来。
但对面着急慌乱中把城门一关,既断绝后方预备兵力增援,也容易让城外守军慌神,失去斗志。
果然前沿一进攻,代军士气全无,节节败退,好几次他们的军官到处奔走,想重新组织防线,还来不及组织完毕就被他们冲破。
照这势头下去,一个时辰左右就能攻下城外阵地。
就在他激动万分,觉得一战能取得如此大进展,接下来攻城也不难时,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
关闭的城门再次打开,李光业的大旗在城下格外显眼瞩目,大量骑兵出城,增援到北面来。
随着生力军补充进来,阵线不断稳定,代军士气也开始恢复,他们的将士逐渐打不动了。
赵立宽看得牙痒痒,妈的这李光业好果断的决策!
好胆色!
竟敢亲自率军出城增援。
随着他的加入,战线逐渐稳定,南面的代军反应过来,不断向北支援,双方僵持下来。
赵立宽见此情形,下令道:“告诉曾雄,兵力往东倾斜,打不掉前沿阵地,吃掉他们的河边守军。”
传令兵立即前往前线,拨法官也打出旗语。
很快,周军后方兵员源源不断往前线支援,但不是在北面和代军死磕,而是向东迂回包抄。
此时代军北面伤亡颇多,压力很大,如果再分兵往东,很可能会被突破北面阵线,他们后面的城门可是开着的。
这也是赵立宽期盼他们做出的反应。
可李光业对战场形势判断清晰,没有贸然向东增援。
不断收聚兵力,将五千多人聚集在城门附近的大片阵地上,层层拱卫城墙城门。
这样一来,他也等于放弃两里外在黄河边封锁渡口的数百百士兵,任由他们被周军截断后路包围。
战打到下午,太阳逐渐西斜,战场上尘土漫天,热气蒸腾。
渡口数百代兵看清形势后反应过来自己被包围了,部分向南逃窜,余下直接丢了兵器跪地投降。
而正门附近的阵地上则僵持下来,双方都用弓弩互相射击,没有多大伤亡。
到太阳西斜,赵立宽下令鸣金收兵,后退五十步与代军对峙,修筑工事,坚守已得阵地。
数百战俘押解到北面大军中时,将士们齐声欢呼,庆祝这场胜利。
战后清点,他们仅以伤亡百余人的代价,俘获三百多代军,杀伤也至少二三百,总计俘斩五百余。
这是一场不小的胜战了,全军鼓舞。
赵立宽神色却越发凝重。
他们是突袭,却远没打出预想中的结果,以后也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
这个李光业,沉着冷静,调度有方,比他想的厉害!
对手很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