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北疆烽烟(2 / 2)
关羽看着三弟那兴奋的模样,微微皱眉,语带告诫:“三弟,勇武固然可嘉,然剿匪靖乱,非只凭血气之勇。黑山贼依仗山势,狡诈如狐,惯于诱敌深入,切不可急躁冒进,中了彼等奸计。”
张飞嘿嘿一笑,浑不在意地抹了把溅在虬髯上的血点:“晓得,晓得!有二哥在此运筹帷幄,俺老张只管为你冲锋陷阵,砍他个人头滚滚!”
关羽不再多言,目光越过脚下这片厮杀已近尾声的山谷,投向更北方那云雾缭绕的远山。他知道,河内这边的黑山军终究只是癣疥之疾,真正的风暴中心在晋阳,在雁门,在吕布亲自坐镇、直面袁绍主力兵锋的主战场。他与三弟在此奋力剿匪,既是履行对吕布的承诺(亦是当下形势所迫的权宜之计),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远在长安、处境微妙的大哥刘备,间接维系一丝难得的安稳。
“晋阳……不知文远、公台他们,能否助吕将军顶住袁本初的全力反扑……”他心中暗忖,对那位武力冠绝天下、权谋心思却愈发深沉难测的吕奉先,能否稳住这并州危局,仍存有一丝隐忧。
雁门郡北部,张绣终于迎来了他预料之中的“客人”。
一支约五百人的乌桓骑兵,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群,显然是被胡车儿部那大张旗鼓的行动所吸引,或者说,是被这支敢于深入他们传统牧区和劫掠范围的汉军彻底激怒,集结起来,试图一口吞掉这块看似孤立的“肥肉”。
张绣没有选择据营死守。他深知骑兵的魂魄在于机动与冲击,守营无异于自缚手脚。他亲自披挂上马,率领精心挑选的八百骁骑,在距离营地数里外的一处视野开阔、略带倾斜的坡地列阵。兵力虽处劣势,但他与麾下西凉老卒的眼神中,唯有冰冷的战意,毫无惧色。
乌桓骑兵呼啸而来,马蹄声由远及近,最终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闷雷。他们挥舞着雪亮的弯刀,口中发出各种怪异刺耳的嚎叫,试图以惯用的心理威慑冲垮汉军的阵型。
张绣冷静地注视着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敌骑,心中默默计算着距离。一百五十步……一百步……八十步……当敌骑前锋进入最佳冲击距离的刹那,他猛地将手中长枪向前一举!
“锋矢阵!起——”
“杀——!”
没有多余的呐喊,八百汉骑如同一个拥有共同意志的钢铁整体,以张绣那匹神骏的白马为最锋利的箭头,瞬间启动,速度在短短距离内提升到极致,如同蓄满力量的强弓射出的致命一箭,迎着乌桓人的浪头,狠狠地正面撞击上去!
“轰!”
两股洪流猛烈对撞的瞬间,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金属撕裂、骨骼碎裂、战马悲鸣以及垂死者的惨嚎!张绣的枪在混乱的战场上化作一道夺命的白色闪电,枪出如龙,精准而狠辣,或点咽喉,或刺心窝,或扫马腿,每一击都简洁高效,必有乌桓骑兵应声落马。他身后的汉军骑兵同样悍勇绝伦,长矛突刺,环首刀劈砍,凭借更精良的甲胄和严整的阵型,硬生生在人数占优的乌桓骑兵中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乌桓人显然没料到这支汉军如此顽强善战,甫一接战便吃了大亏,凶猛的冲锋势头为之一滞。但他们毕竟人多,仗着骑术精湛,很快便从两翼包抄过来,试图将汉军分割、包围,利用其个人武勇和机动性绞杀。
战斗迅速陷入惨烈的混战胶着。张绣心中微沉,知道久战之下,兵力劣势必将显现,必须破局!
就在乌桓首领脸上露出狰狞笑容,以为胜券在握之际,战场东侧的山麓之后,突然爆发出震天动地的锣鼓声和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只见胡车儿一马当先,率领那三百疑兵,如同神兵天降,出现在乌桓军的侧后方!虽然人数不多,但旌旗密布,鼓噪声势浩大,烟尘滚滚,俨然有千军万马埋伏于此,正欲断其归路!
乌桓首领大惊失色,仓皇四顾,以为中了汉军精心设计的埋伏圈套。再看正面,这支汉军骑兵依旧死战不退,骁勇异常。前后受敌的恐惧瞬间击垮了他的斗志。
“中计了!撤退!快向南边撤退!”乌桓语惊慌失措的呼喊此起彼伏。
兵败如山倒。原本还在缠斗的乌桓骑兵顿时斗志全无,纷纷拨转马头,争相逃命。张绣岂会放过这稍纵即逝的战机,长枪前指:“全军追击!杀!”
汉军骑兵士气大振,如同猛虎下山,衔尾追杀数里,直杀得乌桓人丢盔弃甲,又斩获首级百余,缴获无主战马数十匹,方才吹响收兵号角,凯旋回营。
回到尚带余温的营地,胡车儿咧着大嘴,带着一身征尘过来邀功:“将军,俺这疑兵之计使得如何?保管那帮乌桓崽子回去做噩梦!”
张绣拍了拍他结实的肩膀,脸上却并无多少胜利的喜悦,反而愈发凝重:“一场小胜,挫敌锋芒而已,远未伤其筋骨。乌桓峭王受此小挫,必不肯善罢甘休,下次卷土重来的,恐怕就是其麾下真正的精锐主力了。而且……”
他顿了顿,目光越过营寨的栅栏,投向更南方的茫茫山峦,语气低沉:“黑山军在河内如此猖獗,陈宫先生又随主公在晋阳应对袁绍主力,河内那边仅凭李肃和那些新附的降将,不知能否真正稳住局面,确保粮道无虞。这北疆的烽烟,看来是越烧越旺,这潭水,也越来越浑了。”
他成功地点燃了烽火,吸引了袁绍一方的注意,但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河北庞大战争机器全方位施压所带来的刺骨寒意。并州这台刚刚易主、尚未完全磨合的战争机器,它的每一个部件,从晋阳核心到雁门、河内这些边陲末梢,都正在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