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江夏血战(2 / 2)
周瑜面容沉静,但眼底带着血丝,他指向沙盘:“伯符,夏口城寨互为依托,防御体系完备。强攻水寨,则城头床弩、投石可覆盖大半江面;若攻城池,水寨战船随时可出击,断我归路或袭我侧翼。加之刘表在襄阳虎视眈眈,援兵可顺汉水而下。我军劳师远征,久攻不下,锐气受挫,粮草消耗亦巨。”
“难道就无破敌良策?”孙策焦躁地踱步。
“非是无策,乃需转换战法。”周瑜沉声道,“硬拼消耗,正中黄祖下怀。当一面以投石车日夜不停轰击其水寨、城墙,疲其军,毁其工事;一面遣精锐斥候与熟悉水性的士卒,绕行上游隐秘处登陆,深入敌后,或断其粮道,或焚其屯仓,或散布流言扰乱军心。待其内部生变,兵力疲敝,再以雷霆之势猛攻,方可一举而下!”
孙策沉默,他渴望的是如父亲当年那般摧枯拉朽的胜利,但现实是坚城难克,将士伤亡惨重。周瑜的计策虽缓,却更显老成谋国。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胸中翻涌的急躁:“便依公瑾!传令,加速赶制投石车!另,韩当将军,由你选派机敏敢死之士,执行袭扰任务!再派游骑斥候,扩大侦查范围,严密监视襄阳方向,一有援军动静,即刻来报!”
与此同时,夏口城内,太守府中。
黄祖看着手中长长的伤亡名录,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孙策军的悍勇和不顾伤亡的猛攻,让他心惊肉跳。他烦躁地挥退汇报的军官,对麾下诸将吼道:“守!都给本太守死死守住!谁敢后退一步,立斩不赦!”
一员偏将小心翼翼地道:“太守,孙军锐气正盛,我军虽损失不小,但依托城寨,尚能支撑。只要稳守待援,待其久攻不下,士气必然低落,届时……”
“届时?届时若襄阳援军不至呢?!”黄祖不耐地打断,目光扫过帐下,看到站在末尾、抱臂而立的甘宁,见他脸上似乎带着一丝不以为然,心头火起,冷声道:“甘兴霸!前几日你所献夜袭之策,过于行险!孙策小儿及其麾下周瑜,岂是易与之辈?若中埋伏,损兵折将,动摇军心,你担待得起吗?为将者,当以稳为主!汝可知晓?”
甘宁低着头,额角青筋暴起,紧握的双拳指节发白,强忍着没有发作,从牙缝里挤出声音:“末将……遵命。”
退出大帐,甘宁胸中郁愤难平,找到好友苏飞,一把扯开衣襟,怒道:“子翼!你可都看见了!稳守?坐等援军?他黄祖只知龟缩!我锦帆营弟兄,哪个不是水里来火里去的好汉?如今却要在这城里憋屈死守!我那夜袭之策,若能成,足以焚其粮船,乱其军心,为何不用?!莫非是因我出身,便信我不过?!”
苏飞无奈叹息,拉着他走到僻静处:“兴霸,噤声!黄太守用兵谨慎,也……唉,或许时机未到。且忍耐,总有我等用武之时。”
“忍耐?待到城破人亡,玉石俱焚吗?”甘宁冷笑,目光越过城头,望向远方江东军营那连绵的灯火,尤其是那面即便在夜色中也仿佛带着灼热气息的“孙”字大纛。那主将亲冒矢石、冲锋在前的英姿,与他此刻所受的压抑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念头在他心中野草般疯长。
是夜,江风呜咽,带着挥之不去的血腥与焦糊味。江东大营中,打造投石车的叮当声与巡夜士卒的脚步声交织。而在夏口城内,甘宁独立城头,擦拭着他那对标志性的寒铁双戟,冰冷的戟刃映照着凄冷的月光,也映照着他眼中愈发坚定的光芒。
江夏的战事,在鲜血与焦土中陷入了残酷的僵持。孙策的复仇之火炽烈燃烧,却遇上了以逸待劳的坚冰。吕布那封来自远方的信,如同一颗投入命运长河的石子,虽未能改变江河奔涌的大势,却已让这汹涌波涛之下,悄然泛起了一丝关乎个人抉择与未来格局的暗流。这场血战,远未到终局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