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 第372章 江夏僵局与后院火起

第372章 江夏僵局与后院火起(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江夏,西陵城外,孙策军大营。

时值盛夏,长江上蒸腾起的水汽与军营中的尘土混合在一起,黏糊糊地沾在每一个士卒的甲胄和皮肤上。中军大帐敞开着门帘,试图引入一丝江风,但收效甚微。巨大的牛皮地图悬挂在木架上,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而一旁的沙盘,则更直观地显示着西陵城高池深的险要,以及周边错综复杂的水网丘陵。

孙策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葛布短衫,露出精壮虬结的肌肉,汗水顺着脖颈流下,浸湿了衣领。他双手撑在沙盘边缘,浓黑的剑眉紧紧锁在一起,盯着那座代表西陵城的模型,眼神锐利得几乎要将其刺穿。

“公瑾,这黄祖老儿,当真像个缩进硬壳里的老乌龟!”孙策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烦躁,一拳轻轻砸在沙盘边框上,震得代表双方兵力的小旗微微晃动,“攻城器械损了三批,死伤的儿郎都快能填平一段护城河了,这城墙还是纹丝不动!”

周瑜站在他对面,一身月白色的儒衫依旧整洁,只是额角也沁着细密的汗珠。他手中拿着一根细长的木杆,指向沙盘上西陵城侧翼的一片水域。“伯符,稍安勿躁。西陵乃江夏治所,黄祖经营多年,岂是旦夕可下?强攻损失太大,我已命水军加大了对敌军侧翼粮道的骚扰,同时让人在城内散播流言,动摇其军心。破敌,有时不在刀剑,而在时与势。”

他的声音清朗平和,像一道清泉,试图浇灭孙策心头的焦火。

“时与势……”孙策直起身,抓起旁边案几上的水碗,仰头灌了一大口,水渍顺着下颌流淌,“我何尝不知?只是每每想起父亲当年……我便恨不能立刻手刃黄祖,踏平江夏!”他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与暴戾,那是刻在骨子里的杀父之仇。

周瑜理解地点点头,放下木杆,走到孙策身边,低声道:“我知你报仇心切,但越是此时,越需谨慎。别忘了,吕布此前那封信……”

提到吕布,孙策嗤笑一声,随手将水碗丢回案几,发出“哐当”一声。“提他作甚?无非是些故弄玄虚之语,说什么‘提防宵小,戒之在勇’。”他嘴上虽不屑,但眼神却下意识地扫了一眼帐外肃立的亲卫。那些亲卫的数量,明显比寻常时候要多,而且个个眼神锐利,手时刻不离刀柄。

周瑜将他的小动作看在眼里,微微一笑:“虽是故弄玄虚,但加强戒备总无大错。我观近日巡营,伯符你的亲卫都增加了三成,营盘各处明哨暗卡也布置得更为周密,此乃为将者应有之慎。”

孙策哼了一声,算是默认。他并非完全听不进劝告的莽夫,只是那来自于北方强邻、带着某种未卜先知意味的提醒,让他潜意识里感到一丝被窥探的不适,以及不愿承认的警惕。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得近乎慌乱的脚步声,伴随着亲卫的低声呵斥和一声嘶哑的、带着哭腔的呐喊:“主公!主公!紧急军报——江东!江东出大事了!”

帐内两人脸色同时一变。

孙策猛地转身,厉喝道:“让他进来!”

帘幕被粗暴地掀开,一名斥候打扮的军士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他浑身尘土,战袍多处被荆棘划破,脸上、手臂上带着干涸的血迹和新鲜的擦伤,嘴唇因干渴而裂开数道血口。他一进帐,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因为力竭,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主…主公…周…周郎……”斥候喘着粗气,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是山越!彭虎、祖郎……他们反了!好几路,同时作乱!”

孙策一个箭步上前,揪住斥候的衣领,将他几乎提离地面,虎目圆睁:“说清楚!哪里反了?情况如何?!”

“吴郡…乌程、余杭…会稽的太末、章安…还有丹阳的深山里的那些家伙也出来了!”斥候被孙策的气势所慑,语速极快地回禀,带着哭音,“他们…他们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好多庄园被攻破,坞堡被烧毁…他们还…还有好多好兵器!不是寻常的竹枪木弓,是…是制式的环首刀,是强弓!我们几个弟兄…护着庄子里的人撤退,半路遇到他们劫杀,就…就我一个逃出来报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