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雷霆扫穴(2 / 2)
紧随其后的骑兵闻令而动,动作娴熟得如同本能,纷纷张弓搭箭,或是端起早已上弦的劲弩。一片并不算极其密集,却异常精准狠辣的箭雨,带着凄厉的破空声,泼洒向那个刚刚成型的圆阵!刹那间,箭矢入肉的“噗噗”声与匈奴人的惨叫声响成一片,那小小的圆阵如同被狂风暴雨蹂躏的幼苗,瞬间变得七零八落,伤亡近半。未等残存的敌人从这波打击中回过神来,重新组织,赵云已猛地拨转马头,率领骑兵如同一把烧红的烙铁,再次狠狠杀回!长枪如毒龙出洞,快如闪电,直接将那名仍在试图鼓舞士气、挥舞战刀的小头目当胸刺穿,猛地挑飞出去,重重砸落在混乱的人群之中!
“降者不杀!”
“跪地弃械者免死!”
汉军骑兵们一边冷酷地分割、驱散、击溃任何尚有组织的抵抗,一边用生硬却清晰的胡语,反复高声呼喝着劝降的口号。顽抗者在汉军精准而高效的打击下迅速崩溃,而许多早已被这雷霆万钧的突袭吓破了胆的普通牧民和妇孺,在听到这如同最后救命稻草般的呼喊后,纷纷下意识地扔掉了手中可能只是木棍或简陋工具,颤抖着跪倒在地,或是惊恐万状地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战斗也并非全无波折。一名看起来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的匈奴少年,脸上混杂着未脱的稚气、极度的恐惧与一丝被逼到绝境的凶狠,趁着赵云刚刚一枪刺翻一名悍勇武士、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细微间隙,从一顶被撞得倾斜的破旧帐篷后猛地窜出!他手中紧握着一柄寒光闪闪的短小匕首,双目赤红,竟是不顾一切地直扑赵云坐骑的腹部,意图同归于尽!
赵云眼角余光早已瞥见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握枪的手腕灵巧一翻,亮银枪并未用那无坚不摧的枪尖去刺,而是将坚硬的镔铁枪杆顺势横扫而出!“啪!”一声清脆得令人牙酸的骨裂声响起,枪杆如同铁鞭般重重扫在少年持匕的手腕上。少年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匕首应声脱手飞出,他整个人也被这股巨大的力量带得踉跄几步,狠狠摔倒在地,抱着瞬间肿胀变形的手腕,抬起头,用充满了痛苦与无尽惊恐的眼神,望着马背上那个如同高山般巍峨、天神般威严的汉人将领。
赵云甚至没有低头多看那失去威胁的少年一眼,仿佛只是随手拂去了沾染在衣甲上的一粒尘埃,他冷静的目光已然越过混乱的人群,投向了下一处尚有零星的、不甘的抵抗迹象传来的区域,催动战马,继续履行他清扫战场的职责。
当太阳完全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将金灿灿的光芒毫无保留地洒满整个河谷时,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已基本宣告结束。敢于抵抗的匈奴青壮非死即逃,或被绳索捆缚,成了垂头丧气的俘虏。而大部分的妇孺、老人,以及大量的牛羊马匹、堆积的皮货、赖以生存的帐篷穹庐,都未能及时转移,成为了这场闪电突袭的战利品。空气中,浓重得化不开的血腥气味与硝烟味、牲畜粪便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战争特有的气息。
接近晌午时分,田豫率领着作为后续跟进的汉军主力步骑,终于浩浩荡荡地赶到了河谷。他们看到的,已然是一个被完全控制住的营地,以及正在紧张而有序地清点俘虏、归拢牲畜物资的赵云所部骑兵。战场被打扫得很快,显示出极高的效率和纪律。
田豫策马缓缓来到赵云面前,目光扫过眼前这支虽经历了一场激烈厮杀,却依旧保持着严整军容、肃杀之气的骑兵队伍,又看了看那些被集中看管起来、个个面带惊惧与茫然的胡人妇孺,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赞许:“子龙将军辛苦了,此战迅捷如电,战果斐然。”
赵云抱拳回礼,身上的亮银甲沾染了些许已经凝固发暗的血污,但他的神情却依旧如同平素般沉静如水:“幸不辱命。此部青壮抵抗已被彻底击溃,初步清点,缴获牛羊约两千头,可用战马四百余匹,俘虏妇孺老弱共计约三百口。”
田豫的目光越过赵云宽阔的肩膀,落在那群蜷缩在一起的俘虏身上,沉默了片刻,才转回头,对赵云意味深长地说道:“你这边打得越狠,越疼,让他们刻骨铭心,我后面要说的话,他们才越不敢不听,才越能明白,在这片天空下,除了选择臣服,他们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赵云微微颔首,心中了然。这场迅捷如雷霆、残酷如寒冬的扫穴之战,仅仅是他经略北疆漫长道路上踏出的第一步。必要的、毫不留情的铁血震慑,是后续所有怀柔政策、分化瓦解、乃至建立有效统治能够顺利推行下去的前提。河谷的风依旧在吹,带来了胜利者的一丝畅快,也卷起了失败者的哀鸣,更夹杂着一份关乎未来、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