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内景交征见真如(1 / 2)
第二百八十七章内景交征见真如
意识,并未沉入冰冷的黑暗,而是坠入了一片光怪陆离、法则交织的混沌之海。
吴道的“自我”仿佛被剥离出来,化作一点微弱的灵光,漂浮在这片由他自身道基碎片、太初源火余烬、心灯残焰、寂灭奇点之力、众生念力烙印以及那初生的“归墟”意蕴共同构成的、狂暴而混乱的内景天地之中。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只有无数破碎的、闪耀着不同光泽与意蕴的“法则碎片”如同流星般呼啸碰撞,衍化出地水火风重定、星云生灭轮回、乃至万物生老病死的奇异景象。时而太初定义之光试图稳定一切,划定秩序;时而心灯真焰燃烧,守护着“我”之灵明不昧;时而寂灭之力扫过,将刚刚成型的景象归于虚无;时而那新生的归墟意蕴如同一个贪婪的漩涡,吞噬着一切,又似乎在酝酿着什么;更有无数细微的光点,代表着张天师、空见神僧、崆峒、昆仑弟子乃至无数未曾谋面的生灵的念力烙印,在其中沉浮闪烁,发出或悲壮、或祈愿、或坚定的微弱回响。
这便是他强行引动“归墟”,超越自身极限后,内在道境彻底崩解又未能重组的混乱景象。他的伤,远不止于道体与神魂,更在于这修行根本的“内景天地”已是一片末日废土。
那点代表着他自我意识的灵光,在这片混乱的法则风暴中艰难地维持着,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彻底同化或湮灭。剧烈的痛苦并非来自肉体,而是源于认知层面的撕裂与重构,每一种法则意蕴都在拉扯着他的意识,试图将他拉入不同的“道”之歧路。
“坚守本心……定义自我……”灵光之中,吴道残存的意志在呐喊,太初定义的本能让他试图在这片混沌中重新划定“我”之疆域。一道微弱的透明光晕自灵光扩散,想要将周围的混乱排斥开来。
然而,一道蕴含着寂灭本源的碎片猛地撞来,那定义的光晕如同泡沫般破碎。“定义?何须定义?万物终归于寂,定义本身亦是虚妄……”一股看破一切、万物皆空的意蕴试图侵蚀他的灵光。
紧接着,一点温暖的心灯光焰亮起,护住灵光核心。“道哥,我在……”仿佛听到了崔三藤的声音,那心灯光芒虽弱,却异常坚定,抵御着寂灭的侵蚀,守护着那一点“我”之存在的真实。
“守护?守护终是徒劳。冥河之下,皆为虚无。”又一道来自冥河交锋残留的死寂意念如同毒蛇般钻入,冲击着心灯的守护。
“不为结果,只为当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心灯光芒灼灼,将那死寂意念灼烧驱散,但那光芒也随之黯淡了几分。
就在这时,那新生的、如同混沌漩涡般的归墟意蕴缓缓笼罩过来。它并不主动攻击,只是静静地存在着,散发出吞噬与孕育并存的特质。太初碎片被它吸入,寂灭碎片也被它纳入,甚至连心灯的守护之光与众生念力的烙印,它都来者不拒。
“归墟……这便是我的道吗?吞噬一切,包容一切,最终……又指向何方?”吴道的意识灵光在归墟意蕴的笼罩下,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仿佛找到了最终的归宿,但又有一丝本能的警惕。他怕迷失在这包容一切的“无”之中,彻底失去自我。
内景天地之中,几种核心的力量与意蕴,以他的意识灵光为战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与融合。这并非能量的对撞,而是大道认知层面的“交征”!
太初定义,欲要划定秩序,确立根本。
心灯真我,意在守护本心,照见真实。
寂灭奇点,彰显万物终结,法则虚无。
归墟意蕴,包容生灭轮回,演化无常。
众生念力,承载情感意志,赋予意义。
何为真?何为假?何为始?何为终?何为存在之意义?
无数亘古以来困扰无数修行者的终极问题,在此刻以一种极其猛烈的方式,涌入吴道近乎破碎的意识之中。他的灵光在几种力量的拉扯下剧烈闪烁,仿佛随时都会彻底分裂。
就在这意识即将彻底沉沦的关键时刻,那盏与他性命交修、源自崔三藤的太初心灯,残存的灯焰猛地一跳,并非爆发力量,而是映照出了一幅画面——不是记忆,而是某种更深层次的、源于灵魂共鸣的“景象”:
那是一片无垠的黑暗虚空,没有光,没有物质,没有时间,甚至连“无”的概念都尚未诞生。那是绝对的、连虚无都不存在的“奇点”。不知过去了多么悠久的岁月,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那奇点内部,孕育出了第一缕“念”,第一点“意”,第一个“认知”——“我,存在”。
于是,有了“太初”,有了定义存在的第一因。
于是,有了“心灯”,有了承载认知的本体。
于是,有了生灭,有了从存在走向寂灭的进程。
于是,有了“归墟”,有了寂灭之中孕育新生的轮回。
而贯穿这一切,推动这伟大循环的,正是那最初的一点“我念”,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无穷“众生念力”!
这景象并非传授,而是一种本源的昭示!是崔三藤四世轮回、净世莲华本质中蕴含的、对世界本源的一种直觉感悟,在此刻通过心灯的联系,映照给了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