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好巧不巧(1 / 2)
安排完工作,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刚在自己的藤椅上坐定,那口隔夜陈茶还没润到喉咙,田静就敲门进来了。
“林主任,跟您汇报一下,贺副县长那边初步定了方案,计划明天一早出发去市交通局。目前定的就是交通局的沈局长和规划科王科长,陪同她一起去。贺副县长那边还提了句,看张县长明天是否得空,意思像是想请县长压阵。”
“好,我知道了。”我点点头,心里飞快盘算着。这事,得马上向县长汇报。
我立刻起身,拿着笔记本,再次走向走廊尽头那间办公室。
张县长正在批阅文件,听到我的敲门和进入,他抬起头,露出些许倦容,放下了手中的钢笔,身体微微后靠,用力揉了揉眉心。
办公室里暖气开得足,他只穿了件白衬衫,领口解开一颗,却也掩不住那份由内而外的疲惫。
“县长,跟您汇报个情况。”我言简意赅地将田静汇报的信息转述了一遍。
“明天就去?也好,兵贵神速,迟则生变。”
他沉吟一下,目光落在我身上,“林涛,你对这条铁路,怎么看?抛开那些官面文章,说说你真实的想法。”
我知道,这是考校,也是信任。
我略一沉吟,字斟句酌地开口:“县长,我觉得,这条铁路对河清来说,不是锦上添花,是雪中送炭。”
“哦?仔细说说。”张县长身体微微前倾,来了兴趣。
“从经济上讲,它是打破我们地理隔绝、降低物流成本、承接产业转移的唯一捷径。从战略上讲,它是我们能否融入市里、甚至省里更大发展格局的敲门砖。错过了这班车,河清可能就真的被边缘化了,以后想追都追不上。”
张县长默默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半晌,才叹了口气:“是啊,一招活,满盘活;一招死,满盘输。”他声音里透着一股深沉的无奈。
“县委那边,景书记口头上是支持铁路项目的,但他更看重他那‘一亩三分地’的农业示范区,对大规模搞工业,心里头……未必那么热络。我虽然是政府一把手,抓经济名正言顺,但有些事,也不能太过冒进,得讲究个策略,平衡各方关系。”
他话没说完,但我听懂了其中的潜台词。县委和政府之间那点微妙的博弈,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微妙的权力平衡,以及他作为县长在推动重大工业项目时可能面临的掣肘。
“但是,”张县长话锋一转,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工业不抓不行!这是事关河清长远发展的根本,是给子孙后代留饭碗的大事!所以,这条铁路的规划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个突破口!”
他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几秒,那里面有种复杂的情绪,是信任,是倚重,或许还有一丝……期许。
他心里清楚,府办主任张振国是个处理日常事务、协调内部关系的好手,能把县政府这摊子杂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省心。
但论起眼光、魄力和对大局的把握,以及关键时刻敢想敢干、能打破僵局的那股子锐气,眼前这个年轻的林涛,似乎更有一种潜在的雄才大略,是他想在推动一些关键事情上倚重的“奇兵”。两人各有千秋,他得用好这两把不一样的刀。
“这样,”张县长似乎下定了决心,坐直了身体,“你去请文明县长过来一趟。”
“好的。”我领命而出。
我立刻去隔壁办公室请来了周文明常务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