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34章 田野里的课堂

第234章 田野里的课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拿起地上的一个小石子,在手里掂量着,眼神里流露出对往事的回忆。

“结果呢?第一批进了五百只鸡苗,没两个月,死得就剩下一百来只!”他的语气带着一丝痛惜,“为啥?不懂防疫啊!山里晚上温度低,温差大,小鸡抵抗力弱,一场病过来,倒下一大片。还有黄鼠狼、老鹰这些天敌,防不胜防。光是补鸡苗的钱,就差点把我那点本钱折腾光。”

林帆认真地听着,这和他想象中的“生态养殖”完全不同。

“后来我才明白,”阿峰的语气变得沉稳起来,“搞农业,尤其是养殖,光有热情不行,你得尊重这地上的规律,不能想当然。鸡要怎么养才不容易生病?棚舍怎么建才能既通风又保温?饲料怎么配比才能保证营养又控制成本?还有这防疫,什么时候该打什么疫苗,一点都马虎不得!”

他指了指鸡场里那些看似随意,实则精心布局的设施:“你看我这鸡场,分了区,轮换着放养,让草地有时间恢复,也减少了疫病交叉感染的风险。饲料主要是玉米、豆粕,加上它们自己在山里找的虫子、青草。水是引过来的山泉水。防疫更是头等大事,定时、定点,一样不能少。”

阿峰站起身来,带着林帆和阿雅在鸡场里边走边看,详细讲解着每一个细节:

“你看这个食槽,这么设计是为了减少浪费,也避免被雨水污染。”

“这边是产蛋区,铺了干净的干草,定期更换,这样才能保证鸡蛋的清洁。”

“还有这包装,”他拿起一个专门定制的、带有防震气柱的鸡蛋包装盒,“这是我后来专门找厂家设计的,里面每个鸡蛋都有独立卡槽,填充缓冲材料。就这,我还不敢保证经过咱们那山路百分百不碎,但起码破损率能控制在很低的范围了。”

林帆看着阿峰如数家珍般地介绍,听着他那些来自实践、带着泥土气息的经验,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阿峰没有读过多少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的理论书籍,但他用自己的失败和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云岭村实际的生产逻辑。他解决的,正是林帆之前忽略的、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产品本身”和“供应链保障”问题。

“林干部,”阿峰看着林帆,语重心长地说,“我听说你是大学生,有文化,脑子活,这是你的优势。但咱们这云岭村,有它自己的脾气和规矩。你想带着它往前走,不能光站在外面指手画脚,你得先弯下腰,沉下心,把自己当成这里的一份子,真正去了解它,读懂它。地里的庄稼,圈里的牲口,它们不会骗人,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

这番话,如同一声洪钟,在林帆耳边嗡鸣作响,将他从自怨自艾的泥潭中彻底震醒。他之前的失败,根源就在于“想当然”,在于脱离了这片土地的实际规律,试图用一套看似先进的“空中楼阁”来生搬硬套。

他看着阿峰那双粗糙却充满力量的手,看着这片生机勃勃的鸡场,一股前所未有的羞愧和醒悟涌上心头。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对阿峰说:“阿峰哥,谢谢你!你这堂课,比我在学校里读的任何一本书都有用!”

从那天起,林帆仿佛变了一个人。他彻底放下了名牌大学生的架子和优越感,撕掉了身上那层不切实际的“救世主”标签。他不再整天抱着电脑空想,而是跟在阿峰后面,虚心请教养殖的细节;他跑到田间地头,向那些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的老农请教不同作物的习性、节气和土壤的要求;他甚至挽起裤腿,下到水田里,体验插秧的艰辛与技巧。

他的皮肤晒黑了,手上磨出了水泡,衣服常常沾着泥土,但他眼神里的光芒却越来越踏实,越来越坚定。他开始真正地“沉”到田野里,用双脚丈量云岭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双手触摸这里的真实温度。这堂由失败引出的、在田野里进行的课堂,虽然没有任何教材和讲义,却比任何理论灌输都来得深刻、来得透彻。它让林帆完成了从漂浮于表面的“观察者”,到试图扎根泥土的“参与者”的关键转变。

而在经历了这番脱胎换骨般的沉淀之后,一个更加清晰、更具操作性的思路,也开始在他心中慢慢酝酿、成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