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45章 温暖的夕阳

第245章 温暖的夕阳(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时光的河流,以其固有的、不为任何人停留的节奏,静静向前。当林雪仰望的星空见证着人类探索边界的拓展,当林帆耕耘的乡村萌发着振兴的生机,生命的自然韵律,也在林氏家族的年轮上,刻下了不可避免的一笔。

约在2023年,周文瑾老人的生命,已然步入了一段漫长黄昏。她的身体如同一台运行了近一个世纪、部件已然老化的精密仪器,各项机能都在不可逆转地缓慢衰退。然而,与许多在痛苦和挣扎中走向终点的老人不同,周文瑾的这段最后旅程,是在家人与专业医疗的共同守护下,一段充满温情、尽可能保有尊严的“温暖的夕阳”。

得益于社会养老和医疗理念的进步,尤其是在大城市,安宁疗护(临终关怀)逐渐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在综合评估了周文瑾的身体状况和本人意愿后,林家没有选择过度医疗,而是采取了“居家安宁疗护为主,必要时医院支持”的模式。江城家中被稍微改造了一下,配备了必要的医疗设备,如可调节的医用床、制氧机等,社区医院的家庭医生和专业的安宁疗护团队定期上门巡诊、评估,处理不适症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轻老人的痛苦,提升她最后生命阶段的生活质量。

周文瑾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她的房间宽敞明亮,窗户朝南,阳光总能慷慨地洒满大半个房间。她的意识在药物的帮助下保持了大半的清醒,只是精力大不如前,常常是醒一会儿,睡一会儿。

当她清醒时,最喜欢做的事情有两件。

一件是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阳光。看光斑在墙壁和地板上缓慢移动,看光线中飞舞的微尘,看窗外那棵老梧桐树随着季节变换容颜。那阳光,温暖而不刺眼,如同她此刻的生命状态,没有了正午的炽烈,只剩下沉淀下来的、金黄色的安宁。有时,她会对着阳光微微眯起眼,嘴角泛起一丝难以捉摸的、仿佛洞悉了什么的淡淡笑意。

另一件,便是看孩子们的照片。床头柜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相框。有她和早已逝去的丈夫年轻时的黑白合影,那时他们风华正茂,眼神里是对新中国的无限憧憬;有林卫东、林雪、林向洋兄妹三人小时候的黑白或泛彩照片,扎着羊角辫的林雪,穿着旧军装一脸严肃的小林卫东,调皮捣蛋的林向洋;还有后来不断添加的彩色全家福,儿孙绕膝,四世同堂……她的手指常常缓缓地、带着些微颤抖,抚过那些相框,目光在每个亲人的脸庞上停留,仿佛在回顾自己漫长而丰富的一生,也仿佛在通过这些影像,汲取着与这个世界最后连接的力量。

家人的陪伴,是这“温暖夕阳”中最核心的温度。

林卫东和林向洋,尽管各自肩负着工作和家庭的重担,却达成了默契,尽可能轮流从西北和南方飞回江城陪伴母亲。他们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试图用言语去宽慰或教导,更多的是无声的陪伴。林卫东会静静地坐在母亲床边的椅子上,一坐就是大半天,有时只是看着母亲安睡的容颜,有时会拿起报纸,用平稳的语调念一些不那么沉重的新闻给她听。林向洋则会带来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或者用他依旧洪亮的嗓音,讲述生意场上有趣的见闻,逗得母亲露出难得的、开怀一些的笑容。他们握着母亲枯瘦的手,那掌心传来的、属于儿子的温度和力量,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慰藉。

赵庆兰和陈静,这两位儿媳,则用女性的细腻与温柔,在生活细节上倾注着关爱。她们变着法子,根据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准备一些周文瑾年轻时爱吃、如今又能消化得了的软烂食物。一碗蒸得恰到好处的鸡蛋羹,一盅炖了数小时、撇尽了浮油的鸡汤,几颗煮得糯烂的莲子……她们会耐心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喂给婆婆,像照顾婴儿般细心擦拭她的嘴角。她们还会帮她用温水擦身,换上干净柔软的衣物,轻声细语地和她聊着家长里短,说说小诺又学会了什么新词,说说林帆在村里又有了什么新进展。这些琐碎的、充满烟火气的关怀,让生命的尾声依然保有体面与温暖。

林雪只要工作允许,便会带着小诺从北京赶回来。小诺的到来,总是能给沉寂的房间带来最鲜活的气息。

“太奶奶!”小诺用她那稚嫩清亮的声音呼唤着,迈着小短腿跑到床边,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躺在床上的老人。

周文瑾看到重孙女,浑浊的眼睛总会瞬间亮起光芒,脸上绽开无比慈祥而满足的笑容。她会努力抬起颤抖的手,轻轻摸摸小诺粉嫩的脸蛋,或者试图去握她的小手。

林雪会抱着小诺,指着照片,告诉她:“这是太奶奶,太奶奶是医生,救过好多好多人呢。”她会给女儿讲一些母亲年轻时行医的、经过美化的温馨小故事。小诺似懂非懂,但会乖巧地依偎在太奶奶身边,用她纯净无邪的存在,本身就成为一剂最好的良药。那一刻,四代同堂的画面,充满了生命传承的动人力量。

当然,也有状态不好的时候。病痛的折磨偶尔会袭来,让老人眉头紧锁,发出压抑的呻吟。这时,家庭的温暖便与专业的医疗紧密结合。一个电话,社区医生或安宁疗护团队的护士很快就会上门,用专业的手段缓解她的痛苦,调整用药方案。家人则围在身边,握着她的手,轻声安抚,告诉她“我们在,没事的”。痛苦过后,往往是更深沉的睡眠,和醒来后对家人依赖的眼神。

这是一个被爱意精心包裹的尾声。没有对死亡的恐惧渲染,没有徒劳的挣扎与不甘,有的只是接受生命自然规律的平静,以及对所拥有的一切的深深感恩与留恋。周文瑾老人像一棵秋天的树,枝叶虽已凋零,但树干依然挺立,在温暖的夕阳余晖中,从容地、有尊严地,准备完成与大地的最后拥抱。家人所能做的,就是用最深的爱,点亮她前路的灯,陪伴她走完这最后一程,让离别,尽可能多地充满温暖的记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