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64章 寂静中的突破

第264章 寂静中的突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失败堆积如山,将时间也碾压得沉重而缓慢。日历一页页翻过,从深秋步入严冬,窗外万物凋零,仿佛呼应着项目组内部那近乎凝固的压抑。上一次重大失败带来的创伤尚未完全愈合,新的、更琐碎、更磨人的问题又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的陀螺,在疲惫和压力的鞭策下机械地旋转着,眼神中最初的光彩被一种近乎麻木的坚韧所取代。熬夜的眼圈、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提神饮料罐、以及走廊里匆匆擦肩而过时那一声声压抑的咳嗽,构成了这段日子最真实的注脚。

然而,量变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然积累,质变的临界点,正于这最深的疲惫和沉寂中,悄然孕育。

那是一个异常寒冷的深夜,朔风呼啸着掠过研究所大楼的外墙。大部分办公室和实验室的灯都已熄灭,只有林雪团队所在的区域,还零星亮着几盏孤灯。王梓轩和另外两名算法骨干还在做新一轮算法模型的仿真测试。这已经是他们基于对上次致命漏洞的深刻反思后,重构的第三个主要版本。过程依旧充满波折,但团队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在失败中迭代的节奏,少了些焦躁,多了些沉默的坚持。

仿真任务再次被提交到计算集群,预计运行时间二十小时。王梓轩设置好邮件提醒,揉了揉干涩发痛的眼睛,看着另外两位同事同样憔悴的面容,沙哑地说:“回去歇会儿吧,明天……不,今天上午再看结果。”

没有人动。其中一位女工程师笑了笑,嘴角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算了,趴桌子上眯会儿就行,回去也睡不着,心里惦记着。”

这几乎是团队成员的常态。身体离开了实验室,心却还拴在那些运行着的代码和等待揭晓的数据上。

就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清晨五点多,王梓轩被手机连续的震动惊醒。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弹起身,抓起手机——是计算集群发来的任务完成通知!

心脏骤然收紧,经历了太多次失望,他甚至有些不敢点开那封邮件,不敢去查看附带的初步结果摘要。另外两位同事也被惊醒,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紧张和一丝被强行压抑的、微弱的期待。

“我来吧。”王梓轩深吸一口气,像是要奔赴刑场一般,点开了邮件,然后快速登录到服务器,下载了关键的结果数据文件。

实验室里只听得见电脑风扇的嗡鸣和彼此有些粗重的呼吸声。王梓轩熟练地调用后处理脚本,将仿真得到的关键物理场数据与设计指标进行比对。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王梓轩紧盯着屏幕上一行行滚动的数据和自动生成的误差分析曲线,他的背脊渐渐挺直,握着鼠标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突然,他滚动屏幕的动作停住了。目光死死地锁定在最终的性能精度汇总栏上。

【核心性能指标一:相对误差0.15%(设计指标要求:<0.5%)】

【核心性能指标二:相对误差0.08%(设计指标要求:<0.3%)】

……

【综合评估:所有关键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预期,模型收敛性良好,未发现数值不稳定现象。】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王梓轩猛地抬起头,看向两位同事,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那位女工程师凑过来,看向屏幕,几秒钟后,她用手死死捂住了自己的嘴,眼眶瞬间红了,身体微微颤抖。

没有欢呼,没有雀跃。

一种极度疲惫后、巨大压力骤然释放所带来的、近乎虚脱的寂静,笼罩了这间小小的实验室。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吗?不是幻觉?不是又一次数据解读错误?

王梓轩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清晰的痛感传来。他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太快,眼前甚至黑了一下。他跌跌撞撞地冲向林雪的办公室——他知道,林老师一定在。

林雪确实在。她伏在办公桌上小憩,手边还摊开着满是批注的技术文档。她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抬头就看到王梓轩站在门口,脸上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混杂着极度激动、不敢置信和如释重负的复杂表情。

“林……林老师……”王梓轩的声音嘶哑得厉害,带着明显的哽咽,“算法……模型……精度……达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