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钢铁洪流,国之大器(1 / 2)
上午十时整,犹如历史的钟摆精准地敲响了一个伟大的节点,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瞬间点燃了积蓄已久的激情。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亿万人的注目下,伴随着国歌的旋律,由国旗护卫队庄严地升起,那一片跃动的红色,如同燃烧的火焰,灼烫着每一颗华夏儿女的心。
礼炮轰鸣,声震寰宇,仿佛是沉睡的巨龙苏醒后的咆哮,每一响都踏着历史的节拍,诉说着八十年来的风雨兼程与壮丽辉煌。
紧接着,那个令全世界屏息的时刻到来了——阅兵式正式开始。
**空中梯队,率先以排山倒海之势,撕破了碧蓝的天幕。**
首先飞过的是领队机梯队,巨大的新型战略运输机如同移动的山峦,翼展遮天,引擎的轰鸣低沉而有力,彰显着战略投送能力的巨大飞跃。紧随其后的,是歼击机梯队。最新型的隐形战斗机以严整的楔形队形呼啸而来,流线型的机身反射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如同翱翔九天的钢铁雄鹰,代表着中国空军已然跻身世界最顶尖行列。它们飞过观礼台上空,尾部拉出红、黄、蓝三色彩烟,如同用巨笔在湛蓝的画布上描绘出绚丽的彩虹,引得广场上和电视机前一片欢呼。
然而,这仅仅是开胃菜。当无人机集群以令人瞠目结舌的密集编队,如同蜂群般铺天盖地而来时,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战争形态直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些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无人机,动作整齐划一,变幻着复杂的队形,它们代表着智能化、无人化作战的前沿方向,预示着未来战场的主导权之争。
林雪在观礼台上,仰望着这空中的钢铁长城,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她更能理解这其中蕴含的技术含量——先进的气动布局、强大的航空发动机、复杂的飞控系统、智能的集群协同算法……这每一点进步的脚下,都踩着她和无数同行曾经面临过的“卡脖子”清单,都凝结着类似于她和徐航团队那样,在封锁中突围、在暗夜中寻光的艰辛与汗水。她的心中,除了与所有人一样的自豪,更有一份同行者的深切共鸣与骄傲。
而在地面上,真正的“钢铁洪流”正以无可阻挡的气势,沿着长安街,向天安门缓缓驶来。
**地面徒步方队那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尚在耳边回荡,装备方队的出场,则将这场视觉与心灵的震撼推向了高潮。**
首先驶来的是坦克方队。最新型的主战坦克披挂着现代化复合装甲,低矮的车身充满了力量感,粗长的炮管傲然指向天际,激光压制观瞄系统、主动防御系统等先进设备清晰可见,其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已远超以往。它们是陆战之王,是突击的铁拳,代表着陆军转型重塑的坚实步伐。
紧接着,各式战车方队、火炮方队依次通过。轮式装甲车、两栖突击车、新型自行榴弹炮、远程火箭炮……构成了一幅立体化、多层次的现代陆军火力打击画卷。它们的钢铁身躯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沉重而统一,仿佛大地都在为之震颤。
但最引人瞩目,也最牵动国际神经的,是战略打击模块的登场。
当那庞大的、承载着国之重器的导弹发射车缓缓驶来时,一种无形的、足以改变战略格局的威慑力弥漫开来。中远程常规导弹、新型洲际核导弹……这些沉默的巨兽,以其庞大的体型和简洁却充满力量感的外观,向世界昭示着中国扞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意志与强大能力。它们是维护和平的基石,是国家安全最可靠的盾牌。
信息作战模块、无人作战模块、后勤保障模块……一个个方队依次驶过,全面展示了中国军队在机械化、信息化基础上,加速智能化发展的最新成果。电子对抗装备、侦察指挥车、新型雷达、高原特化后勤装备……这些看似不那么“炫酷”的装备,却是现代战争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体现着一支军队真正的底蕴和综合实力。
**在西北基地的观礼点,当这些凝聚着共和国几十年国防科技工业心血的“国之重器”出现在屏幕上时,林卫东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