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天机地脉道 > 第184章 姤:女壮,勿用取女

第184章 姤:女壮,勿用取女(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对刘备毕恭毕敬:“将军若不嫌弃,亮愿效犬马之劳。”但他该坚持原则时绝不妥协——刘备要伐吴,诸葛亮拉着他的袖子哭谏:“陛下,顺天者逸,逆天者劳啊!”刘备不听,结果夷陵惨败。后来诸葛亮主政,依然保持着“柔而刚”的底色:对刘禅恭敬,但对朝政漏洞绝不姑息。

这就是姤卦说的“刚遇中正”——“柔”是态度,“中正”是底线。你是辅助,就别抢c位;你是下属,就别越权决策;你是朋友,就别替人做人生选择。

三、天地大美:好的相遇,是刚遇中正,不是邪压正(1100字)

别急着骂“女壮”,姤卦还有后半句:“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这话格局一下打开了——天地相交才有了万物,刚(阳)遇到中正的柔(阴),才能天下昌盛。就像春天来了,阳气上升,阴气适度,种子才发芽,花才开,庄稼才长。要是只有阳气(比如干旱),万物枯死;只有阴气(比如洪涝),也长不了。

放到人间,这就是“明君遇贤臣”“老板遇能臣”“朋友遇知己”的底层逻辑。

3.1帝王篇:李世民和魏征的“刚柔博弈”

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堪称“刚遇中正”的教科书。

魏征刚当谏臣时,说话冲得很:“陛下,您最近总去骊山狩猎,劳民伤财!”李世民气得回宫就喊:“会须杀此田舍翁!”长孙皇后赶紧换上朝服:“恭喜陛下,主明臣直,这是社稷之福!”李世民瞬间冷静,反而给魏征升了官。

后来魏征病逝,李世民对着他的画像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朕失一镜矣!”

这就是“刚遇中正”的力量——魏征的“直”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搞垮皇帝;李世民的“忍”是为了大局,不是为了当受气包。两人像太极图里的阴阳鱼,刚柔相济,才转出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反观商纣王和妲己,妲己的“柔”是装的。她让纣王建鹿台藏美女,说是“享乐”;让他酒池肉林,说是“浪漫”;甚至编出“炮烙之刑”取乐,说是“考验忠臣”。纣王被她的“柔”迷得神魂颠倒,最后落得个“自焚鹿台”的下场。这不是“女壮”,是“阴毒”——她的目的不是辅佐,是吞噬。

3.2企业篇:华为的“刚柔密码”

现代企业也一样。老板是“刚”,员工是“柔”。好的企业像华为,任正非(刚)遇到余承东(柔中带刚),一个定战略敢拍板,一个抓执行能落地,刚柔相济才能造出5G、鸿蒙。

任正非是出了名的“严”:开会迟到罚站,汇报材料不合格打回重写,甚至把“华为的冬天”挂在墙上提醒全员。但余承东也不是吃素的:他敢在发布会上说“华为手机三年超苹果”,敢拍板砍掉低效业务线,敢在芯片断供时喊“向上捅破天”。

这种“刚遇中正”的组合有多厉害?2023年华为研发投入1615亿,全球专利申请量第一;ate60系列上市首月销量破200万,直接打脸西方封锁。

再看反面教材,某互联网公司老板(刚)独断专行,什么都自己说了算;员工(柔)阿谀奉承,只会说“老板英明”。结果老板累到住院,项目黄了一半,团队散了一多半。这就是“刚而无柔,柔而失正”的悲剧。

四、天下有风:领导的最高境界,是像风一样“吹得动又不压人”(800字)

最后《象传》还有句神总结:“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天下有风”啥意思?风往哪儿吹,草往哪儿倒,但风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君主的统治就该像风——不是靠武力压人,而是靠政令通达、上下配合。就像春风拂过大地,草长莺飞;秋风扫过,落叶归根,都是自然又舒服的。

4.1汉文帝:不折腾的“风系领导”

汉文帝刘恒就是“会吹风的领导”。

他在位时,贾谊提削藩,他不听也不骂,先放放;晁错说削地,他慢慢琢磨;到了汉武帝才彻底解决诸侯问题。这不是怂,是知道“刚遇中正”——改革要慢慢来,急不得。要是汉文帝一上来就硬削藩,搞不好西汉提前变乱世。

他对百姓也像春风:废除肉刑,减轻赋税,甚至允许民间铸钱。有次他出巡,看到百姓吃不上饭,当场脱下外衣盖在老人身上,说:“朕失职了。”

结果呢?文景之治,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史记》评价:“德至盛焉!”

4.2坏领导:吹歪风的“台风制造机”

反观某些领导,偏爱“吹歪风”:

-开会画大饼:“好好干,明年给大家分房子!”结果三年过去,房子没影,加班费少了一半。

-自己犯错让下属背锅:“客户投诉是因为你跟进不力!”其实是他临时改了方案。

-对亲信放任,对异己打压:“小张是我亲戚,就算他搞砸了也没事;小李不是我人,这点错都忍不了?”

这种“风”吹得越猛,团队散得越快。就像台风过境,树倒了屋掀了,留不下一点好处。

结语:姤卦不是教你防老婆,是教你“防微杜渐”的人生智慧(400字)

说了这么多,姤卦到底想告诉我们啥?

不是“女的强了就不能娶”,也不是“柔的一定是坏的”,而是所有关系的崩坏,都始于“一开始没当回事”的小苗头。

相亲时她第一次为小事生气,你觉得“小脾气挺可爱”;

职场里他第一次抢同事功劳,你觉得“年轻人有冲劲”;

团队里有人第一次越权决策,你觉得“他能力强可以担待”;

朋友第一次替你做决定,你觉得“他这是关心我”……

这些“第一次”,都是姤卦说的“阴壮之始”。

古人用“女壮”打比方,其实是借婚姻讲透了一个普世道理:真正的智慧,是在量变刚发生时,就掐灭那点危险的苗头。

下次再遇到“刚开始挺好,慢慢不对味”的关系,不妨想想姤卦——

该戒的“壮”,别等它长成参天大树再后悔;

该守的“正”,别等它歪成旁门左道再纠正;

该惜的“遇”,别等它变成“遇人不淑”再叹息。

毕竟,最好的相遇,从来都是“刚柔并济,中正平和”;

最稳的人生,从来都是“防于未然,守于初始”。

后记:写完这篇,突然想起《周易》里另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其实和姤卦是一个道理——不管是婚姻、职场还是人生,所有的“大问题”,都是“小放纵”攒出来的。与其等风暴来了再补船,不如一开始就看好风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