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决战香江(1 / 2)
肆虐亚洲的金融风暴,在摧毁了泰国、印尼、棒子国等多国经济后,裹挟着从这些国家掠夺来的近千亿美元利润和无可匹敌的凶威,终于将最后的、也是最贪婪的目光,投向了那颗被誉为东方之珠的自由港——港岛。
1998年8月,战斗的号角在香江两岸无声地吹响。
以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炒家,坚信港岛的联系汇率制是其最后的、也是最脆弱的堡垒。他们故技重施,采取了立体式的攻击策略:
在外汇市场大量抛售港币,试图击溃联系汇率;同时在股市疯狂抛售蓝筹股和股指期货,制造恐慌,形成“股汇双杀”的致命局面。
港币汇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被急剧拉高,股市应声暴跌,恒生指数如同坐了过山车般直线下挫。恐慌情绪在港岛蔓延,无数市民和投资者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纽约,量子基金指挥部。索罗斯和他的团队看着港岛市场的动荡,脸上带着胜券在握的笑容。
“港岛的外汇储备虽然雄厚,但他们的联系汇率制是固定的靶子!”一位分析师自信满满。
“按照计划,持续施压!耗尽他们的储备,摧毁市场信心!”索罗斯下达了总攻命令。他相信,港岛将会是他们在亚洲收割的最后一站,也是最辉煌的一站。
然而,这一次,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
港岛,金融管理局。在内地政府的明确支持和授权下,港岛金管局展现出与东南亚国家央行截然不同的决心和策略。
他们并没有像泰国那样盲目消耗外汇储备死守汇率,而是采取了更加灵活和强硬的手段:
大幅提高银行拆借利率,增加炒家借入港币的成本(“挟息”);同时,他们秘密地在市场上进行反向操作。
更重要的是,一支来自内地的、规模高达近千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资金,如同定海神针般,悄然进入了战场,成为了港岛最坚实的后盾。
库页岛,北极星金融中心。这里的气氛,与量子基金的狂热和港岛的紧张截然不同,充满了一种冰冷的算计和蛰伏待机的耐心。
雷耀文面前的多块屏幕上,分别显示着港币汇率、恒生指数、银行拆借利率以及北极星资本庞大的资金流向。
“文哥,量子基金和其他炒家已经开始大规模建仓港币空头和恒指空单。”吉米汇报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我们……我们真的要反着来吗?”
在此之前,北极星资本跟随量子基金,在亚洲各国疯狂做空,攫取了超过三百零五亿美元的恐怖利润。这笔巨款,大部分都被雷耀文秘密囤积起来,作为此次反向操作的“弹药”。
“当然。”雷耀文的声音平静无波,眼神却锐利如鹰,“我们之前跟着他们吃肉喝血,赚了三百零五亿,那是在喂肥我们自己,也是为了取得他们的‘信任’。现在,猎人与猎物的位置,该换一换了。”
他站起身,走到指挥台前,清晰地下达了与量子基金截然相反的命令:
“第一,动用一百五十亿美元资金,通过我们在港岛及离岸的关联账户,秘密且分散地买入港币远期合约,与量子基金的抛售方向对冲,协助稳定港币汇率。”
“第二,动用另外一百五十亿美元,以及我们之前做空亚洲各国获利后留存的部分资金,共计约两百二十亿美元,分批、隐蔽地建立恒生指数多头头寸,尤其是重点买入那些被量子基金恶意做空的优质蓝筹股和股指期货多单!”
“第三,通知我们在内地的联络人,表明我们的立场和操作方向,请求他们在关键时刻,给予信息和支持上的配合。”
命令一出,北极星金融中心立刻高效运转起来。庞大的资金如同暗流,开始逆着量子基金掀起的惊涛骇浪,悄无声息地注入港岛市场。
起初,北极星资本的反向操作在量子基金掀起的滔天巨浪中,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并未引起太大波澜。量子基金依旧气势如虹,恒生指数持续下跌,市场一片悲观。
索罗斯甚至收到了来自库页岛的“抱怨”信息,声称市场波动太大,北极星资本的一些“对冲”头寸出现了亏损,希望量子基金能“加快节奏”。
这更加深了索罗斯对雷耀文“能力有限”、“只是运气好”的判断,对其更加轻视。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量子基金渐渐发现不对劲。港币汇率的抗压能力远超预期,每当他们大规模抛售,总有一股神秘而强大的买盘将其承接。
恒生指数的下跌也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尤其是在某些关键点位,买盘异常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