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还珠杜若兰复仇记4(2 / 2)
婚后的日子,表面上看,倒也平静。
齐志高借着杜家的财力,在京城赁了一处小巧但还算体面的院落,搬出了杜府。他每日里大部分时间都窝在书房“苦读”,准备下一科的考试。杜若兰扮演着贤惠妻子的角色,打理着小小的家务,对他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只是这关怀里,总带着点别的“料”。
齐志高的饮食起居,都由杜若兰带来的心腹丫鬟小翠一手打理。每天的汤水里,总会巧妙地加入那么一点点特殊的“补药”。那味道极淡,混在鸡汤或者参茶的浓郁香气里,根本无从察觉。
起初,齐志高只觉得精神愈发健旺,读书似乎更有劲头了。他还暗自欣喜,觉得是成了家,心境稳定,加上杜家饮食精细,自己身子骨都变好了。
但渐渐地,他开始觉得不对劲。
夜里偶尔会有些咳嗽,白天读书久了,胸口会发闷,容易疲倦。他以为是熬夜苦读所致,并未多想。杜若兰则适时地表现出担忧,请来大夫诊脉。大夫捻着胡须,也只说是“思虑过度,肝肾稍有亏虚”,开了些温补的方子。
齐志高喝着那些苦药汤,心里还感动于妻子的体贴。他却不知道,那些温补的药材,与他每日摄入的慢性毒物相互作用,反而加速着对他身体的侵蚀。
杜若兰冷眼旁观着他细微的变化。看着他脸色渐渐失去红润,偶尔咳嗽时,她会温柔地递上温水,替他拍背,眼底却是一片漠然的冰湖。
她从不与他同房,每次都以“调养身体”、“不影响夫君攻读”为由推拒。齐志高起初还有些不满,但被杜若兰用“科举前程”和“孝期”的大帽子压了几次,加上他自己也确实感觉精力不如从前,便也渐渐歇了心思,只一心扑在书本上,指望靠着科举翻身,届时自然能扬眉吐气。
杜家二老偶尔来看望女儿,见小两口相敬如宾,女婿埋头苦读,女儿气色……嗯,女儿气色倒是挺好,眉眼间甚至比在闺中时更沉静了几分(他们哪里知道那是恨意沉淀后的死寂),便也略略放心,只当女儿是想通了,安心过日子了。杜家依旧暗中提供着银钱支持,确保齐志高能无后顾之忧地“奋斗”。
时间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流淌。
齐志高的身体,就像一株被蛀空了根茎的植物,外表看着尚且青绿,内里却在悄无声息地腐朽。他的咳嗽越来越频繁,有时甚至会咳得撕心裂肺,脸色也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青白。但他憋着一股劲,硬撑着走进了科举的考场。
也许是前世轨迹的强大惯性,也许是他确实有几分歪才,又或许是杜家暗中的打点起了作用,他居然真的再一次,如同杜若兰前世记忆里那样,考中了进士!
消息传来,齐志高喜极而泣,抱着杜若兰又笑又跳,咳得满脸通红。他觉得,自己终于熬出头了!所有的隐忍,所有的病痛,都值得了!
杜若兰任由他抱着,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心里却在冷笑。
中进士?好啊。
爬得越高,才能摔得越惨。
不久,吏部的文书下来,齐志高被外放为黔州某地知府。
离京赴任前,齐志高踌躇满志,看着杜若兰,眼神热切:“娘子,这些年辛苦你了!如今为夫总算有了功名,定不会辜负你!等到了任上,一切安定下来,我们……”他话没说完,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杜若兰替他抚着背,语气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夫君说的什么话,夫妻本是一体。你的身子最要紧,到了任上,妾身定会好好为你调养。”
她看着他因为咳嗽和兴奋而泛着不正常潮红的脸,心底一片冰冷。
调养?
当然要好好“调养”。
黔州山高路远,水土不服,加上“积劳成疾”的齐大人……会发生什么,谁说得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