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远航学术基金与FBI的阴影(2 / 2)
在反复权衡,并确认这笔资助不附带任何政治或商业条件后,钱雪生接受了。他给怀斯回了一封感谢信,语气谨慎但透着感激。
桥梁,就这样在阳光下,于众目睽睽之下,悄然架设起来。
……
几乎就在钱雪生回信的同时,陈晓接到了哈里森准将的电话。这位老上司退役后进了一家与五角大楼关系密切的智库,消息依旧灵通。
“陈,听说你那个‘远航’搞了个什么科技基金?”哈里森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来,带着一丝调侃,“动静不小啊。”
“一点企业社会责任,哈里森先生。”陈晓语气轻松,“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对大家都好。”
“希望如此。”哈里森语气微妙地一转,“不过,我得提醒你。我听到点风声,你们基金会的首个资助对象,那个叫钱雪生的华裔火箭专家,可是在FbI的‘重点关怀’名单上,而且排名还相当靠前。”
陈晓心中凛然,面上不动声色:“哦?我们只是基于学术价值进行评估。而且我们的资助严格限定在非涉密领域。”
“我知道,我知道。程序上你们没问题。”哈里森压低了声音,“但现在是敏感时期,FbI那帮家伙,尤其是负责反谍报的那个部门,看谁都像苏联间谍。他们已经开始留意你们的基金会了,虽然目前只是常规的背景审查,但……你懂的,一旦被他们盯上,没事也能查出点事来。”
“感谢您的提醒,哈里森先生。”陈晓真诚道,“我们会确保所有运作合法合规,经得起审查。”
挂了电话,陈晓眼神冷了下来。FbI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中,但速度这么快,还是显示了对方的“重视”程度。
科尔很快带来了更详细的信息:“FbI的人已经开始约谈基金会注册时涉及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询问资金来源和决策流程。他们还试图接触我们邀请的几位顾问,旁敲侧击基金会与‘远航’海外业务,特别是与东亚业务的关系。”
“看来,我们的‘阳光基金’成功吸引了阴影里的注意。”陈晓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告诉怀斯,所有与钱雪生团队的接触,必须严格通过基金会官方渠道,内容仅限于学术讨论和经费使用。任何敏感话题,一个字都不准提。”
“明白。”科尔点头,“另外,我们是否需要对FbI的调查人员进行反监控?”
“暂时不要。”陈晓否决,“现在还是‘友好’审查阶段,我们反应过度反而会坐实他们的怀疑。让他们查,我们比他们更‘干净’。”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内心自嘲:这感觉真奇妙,一边开着门做生意,一边还得防着客人里混进了想抄家的官差。好在老子早有准备,账本做得比教科书还规范。
FbI的阴影已然笼罩,但陈晓并不慌乱。这本就是一场预料中的猫鼠游戏。对手在明处调查,他在暗处布局。
“计划照旧。”陈晓对科尔和怀斯说,“加强与钱雪生团队的‘学术交流’频率,可以安排几次公开的、有其他学者参与的视频研讨会。我们要让FbI习惯这种接触,把它视为正常的商业学术行为。”
压力之下,“归巢计划”的第一步,正沿着预设的轨道,稳健而隐蔽地向前推进。信任将在公开的交流中一点点积累,时机在耐心的等待中悄然孕育。
只是,FbI会满足于仅仅在外围敲打吗?当他们对“干净”的基金会查无可查时,会不会采取更直接、更危险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