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金主爸爸的意见最重要!(1 / 2)
猎骄靡沉吟着,手指敲打着王座的扶手。
秦人的条件,听起来确实很有吸引力。
固定的贸易点意味着稳定的税收和获取东方奢侈品的渠道。
而铁器和兵甲的诱惑,对于时刻面临匈奴威胁的月氏来说,更是难以抗拒。
“你们提供的铁器、兵甲,数量和质量如何?”
猎骄靡问到了关键。
刘邦自信一笑:
“大王可派信任的武士,与我随行的护卫切磋一二,亲眼看看我大秦兵甲之利。”
“至于数量,首批可提供足够装备五百勇士的兵甲和一批农具铁器,以示诚意。若合作愉快,后续自然源源不断。”
最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月氏王猎骄靡原则上同意了大秦设立贸易点的请求,并允许大秦商队在缴纳关税后通行月氏境内。
作为回报,大秦将首批提供一批价值不菲的丝绸、瓷器和足以装备三百人的精良铁制兵甲。
同时,双方约定,待来年开春,道路通畅后,正式签署盟约,并着手筹建贸易点。
刘邦,凭借着超乎常人的耐心、灵活的手腕和对人心的洞察。
在这冰天雪地的异域他乡,为大秦的西域战略,成功的撬开了第一道缝隙!
当他走出月氏王的大帐,看着远处即将落山的夕阳,那金红色的余晖洒在雪原上,壮丽无比。
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白雾在寒冷的空气中袅袅散开。
“嘿嘿,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
他搓着手,对迎上来的程淼和王离笑道:
“告诉弟兄们,今晚加餐!把剩下的好肉都做了!咱们,也该暖暖肚子,庆祝庆祝了!”
程淼和王离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一个多月的煎熬,总算没有白费。
消息传回咸阳,尚需时日。
但此刻,在这祁连山脚下,大秦的旗帜,终于在西域的土地上,初步站稳了脚跟。
而刘邦这个名字,也第一次进入了西域诸国的视野。
他的“磨”功,初显威力。
春寒料峭,只不过咸阳城乃至整个关中的气氛,是比往年这个时候要“火热”的多。
这种火热,并非来自温度。
而是源自一种名为“绩效考核”和“精准扶贫”的无形压力。
顾念一虽被嬴政按在了咸阳,没能亲赴一线体验“下乡调研”的乐趣。
但她遥控指挥、运筹帷幄(疯狂催更)的本事却是与日俱增。
少府官署那间临时会议室。
每日进出此地的几人,脸上都写满了复杂的情绪……
那是一种混合了疲惫、成就感和“我怎么就摊上这事儿了”的无奈。
赢粟觉得自己快要变成专门给顾念一打工的账房先生了。
以前治粟内史府管的是国家的大账,田租、口赋、盐铁专卖。
虽然繁杂,但有成例可循。
现在倒好,他得核算农技社弟子每日外勤补贴标准,尤其是要考虑路程远近、天气因素!
还有《农事指南》雕版印刷与纸张成本,试点县小额借贷风险准备金计提比例……
“顾少府!”赢粟拿着最新一版预算草案。
找到正在跟萧何讨论学院事情的顾念一,语气带着一丝崩溃:
“这农技社弟子,去云阳县和去泾阳县,补贴为何要差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