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城溃(一)(2 / 2)
“这……”吴俊闻言尴尬道:“其中原因属下也不知道。”
“启禀大将军。”陈叔陵身边的韦谅向前一步躬身道:“卑职有军情禀报。”
“讲。”
“城破之后,卑职安排在寿阳城的坐探终于与卑职取得联系,据坐探所言——寿阳城内,卢潜与王琳水火不容,甚至大打出手,最后卢潜自领麾下三千兵力驻守金城,全然不听王琳调遣,所以卑职推断——眼下金城与相国城看似遥相呼应成掎角之势,实则貌合神离,互不统属。”
“原来如此……”吴明彻闻言了然,“韦大人的消息真是及时啊。”
“大将军过奖。”韦谅也不贪功,躬身施礼之后立即退回陈叔陵身边。
“吴俊,相国城与金城眼下如何?”吴明彻问道。
“回大将军,淳于将军在通淝门拿下的同时就带兵直奔二城,眼下已经将两座小城团团围住,请大将军放心!”吴俊答道。
“嗯,告诉淳于,卢潜一介书生不足为虑,金城守军断然不敢出城,要把注意力放在相国城上,毕竟里面可是王琳。”吴明彻嘱咐道。
“是。”
“好了,今夜我军虽胜,但损失也不小,速速打扫战场,然后立即休整!”
“谨遵大将军令!”
寿阳城的战事声震数十里,就连在瓦埠湖附近挖暗渠的戚云等人都被吵醒,可是此处的战事再激烈,也不至于影响到六百里外驻扎在淮口的皮景和大军,然而,今晚的皮景和同样睡不着,因为他终于盼回了前去探查过河点的亲兵小队。
深夜,帅帐中,皮景和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江淮地图悠悠一叹,在收到了朝廷第十道催他过河的诏书,强压下四次麾下诸将的过河请愿之后,皮景和终于等到了他过河的底气,“传令武卫将军皮信,立即拔营过河!”
“这……大帅,这么晚了,要不明日一早……”北齐护军将军安陵威为难道。
“战事紧急岂能拖延?今夜立即过河,全速向寿阳方向挺进!”皮景和厉声道。
“是!”护军将军安陵威只得领命。
皮景和的命令自然不是意气用事,他只是下令让武卫将军皮信所部连夜渡河,而其他各部则是天明时分才开始渡河,而提前过河的皮信所部则是早早地在河对岸埋锅造饭,如此一来,全军完成渡河的同时也正好吃上早饭。
“各部听令——每日行军六十里,争取十日之内赶到寿阳城下!”皮景和立马河畔沉声道。
“遵令!”众将齐齐俯身称是。
“听见没?一天六十里。”不远处,司闻曹褐衣值阁使阿泰用手肘碰了碰弟弟阿改,低声道:“十天赶到,希望寿阳城还能撑十天吧……”
“……”阿改很想反驳几句,可是连他自己也觉得,以两军实力而言,寿阳很难撑那么久。
第二日上午,寿阳城外陈军大营内,吴明彻与一众将领齐聚中军帐。
“吴俊,把打扫战场的情况给各位将军讲一讲。”吴明彻道。
“是。”吴俊拿出一本账册念道:“此战,我军杀敌三千五百四十四人,抓获俘虏六千七百一十八人,阵亡两千七百三十人,伤四千三百二十七人,缴获盔甲兵器不计其数,此外,在寿阳城府库内发现少量粮草——”
“等等,粮草具体有多少?”吴明彻打断道。
“具体来说,小米,稻米,白面都有一些,还有几百斤肉干儿,大概够一万人吃七八天。”吴俊答道。
“还真是少量。”程文季闻言撇撇嘴道,如今陈军总数加上民夫和寿阳百姓已经超过二十万人,这点儿粮食恐怕都不够这二十万张嘴吃一天的。
“继续。”吴明彻道。
“是。”吴俊继续道:“我军在清点敌军尸体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胡人面孔的军官,经俘虏指认,是秦州之战齐军领军将军尉破胡。”
“哦?”电威将军裴子烈颇为震惊地说道:“尉破胡?堂堂尉破胡怎么会只是个校尉军官?”
“据东城俘虏所言,尉破胡战败后被派到寿阳城戴罪立功,是王琳破格提拔才当上了东城守将。”吴俊道。
“原来如此,唉……”忠毅将军吴超慨叹一声,尉破胡如此大起大落,结局实在令人唏嘘。
“说说金城与相国城的情况。”吴明彻道。
“是。”吴俊道:“金城由北齐行台尚书卢潜率三千兵力驻守,相国城由王琳与北齐扬州刺史王贵显驻守。”
“相国城里还有多少兵力?”贞威将军徐敬成问道。
“根据始兴王殿下麾下赤羽营高手统计,昨夜王琳放弃外城撤退进相国城的守军大约有三千五百人左右,再加上城中原有兵力,相国城兵力应该在四千五百人左右。”吴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