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穿越红楼,我是天可汗 > 第158章 朝议善后

第158章 朝议善后(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东征将士的封赏、倭人奴仆军的安置,皆已按律完成。堆积如山的白银,正被户部官员带着近乎痴迷的神情,日夜不停地清点、入库。

然而,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摆在了监国太子赵钰和满朝文武面前——

如何处置被俘的倭国女王卑弥呼及其核心臣僚?

这一日的朝会,气氛格外热烈,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躁动。

赵钰端坐龙椅之侧,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群臣:“征东之役,已告大捷。然,倭国女王卑弥呼及其臣属,现今囚于西苑。于彼等,当如何处置,方可永绝后患,并彰我大周天威?众卿,可畅所欲言。”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立刻如同炸开了锅。

以新任镇国公周勃为首的武将集团,态度最为强硬。周勃率先出列,声若洪钟:“殿下!倭人畏威而不怀德,其性狡诈反复!卑弥呼虽为女子,然其身为倭国神权象征,留之,恐成倭地残余势力念想之旗!臣以为,当效前朝旧例,赐其鸩酒或白绫,明正典刑,以儆效尤!其麾下主要臣僚,亦当一并处决,以绝后患!”

他这话杀气腾腾,引得不少武将纷纷附和。

“镇国公所言极是!蛮夷之辈,唯有屠灭其首,方能震慑人心!”

“不错!将其首级传示倭国各地,看谁还敢再生异心!”

然而,以林如海为首的一部分文臣,则持不同看法。

林如海缓步出列,躬身道:“殿下,臣以为,杀之虽易,然非上策。”他语气沉稳,引经据典,

“昔唐太宗平定突厥,亦未尽诛其酋,反而赐予官爵,羁縻其心,终使北疆安宁数十载。卑弥呼乃倭国神道教最高巫女,在倭民心中地位特殊。若贸然杀之,恐激其民变,使倭地永无宁日,反不利于我大周长久开采银矿,经营其地。”

他顿了顿,继续道:“臣以为,不若仿效古之‘客礼’。去其王号,削其神权,将其迁入京城,赐予宅院,荣养起来。既可示我天朝宽宏,又可使其远离故土,如蛟龙离水,再无兴风作浪之能。其麾下臣僚,亦可择其顺服者,授以虚职,分化瓦解。如此,既可安稳倭地,又可彰显殿下仁德。”

“林大人此言差矣!”兵部尚书立刻反驳,“仁德当施于顺民,而非顽敌!倭人凶悍,若非王师雷霆手段,岂能轻易降服?对其仁慈,便是对己残忍!唯有雷霆手段,方能使蛮夷刻骨铭心,永世臣服!”

“尚书大人岂不闻‘马上得天下,焉能马上治之’?”一位翰林院学士接口道,“如今倭国已破,其地已入版图,其民亦为殿下子民。若行酷烈之举,恐失新附之民心,于长远统治不利啊!”

“民心?蛮夷有何民心可言?唯有刀剑与恐惧,方能令其顺从!”

朝堂之上,两派争论不休,各执一词。武将们主张杀,以绝后患;文臣们则多主张养,以图长治。双方引经据典,争论得面红耳赤。

端坐上方的赵钰,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并未立刻表态。

他知道,这两派观点各有道理,杀有杀的好处,养有养的考量。这不仅仅是一个处置俘虏的问题,更关乎未来如何统治那片新得的、蕴藏着巨大财富的土地。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之际,一个略显阴柔的声音响起,出自刚刚因功被特许列席朝会的奴仆军头目吉田。

他穿着崭新的七品官服,显得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足勇气出列,用生硬的官话说道:

“殿……殿下,奴才……微臣有本奏。”

众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这个“倭奸”身上,带着好奇、鄙夷,甚至一丝厌恶。

赵钰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讲。”

吉田咽了口唾沫,说道:“微臣以为,镇国公与林大人所言,皆有道理。然,女王卑弥呼,杀之可惜,养之或生患。”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微臣有一计,或可两全。”

“哦?”赵钰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殿下可下旨,言卑弥呼感念天朝教化,自愿放弃倭国女王之位,并……并上表请求内附,举国并入大周!并愿……愿入东宫,侍奉殿下左右,以表忠忱!”吉田说完,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赵钰的脸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