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慈善事业的深化(1 / 1)
在追查前世阴谋、拓展海外业务的同时,辰星慈善基金的工作从未停下脚步。林辰始终认为,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利润,更在于用自身资源回馈社会——尤其是经历过张昊的背叛后,他更希望通过慈善事业,传递“诚信”“责任”的价值观,让科技的温度惠及更多人。
东南亚乡村科技教育计划是辰星慈善基金的核心项目。自启动以来,基金团队克服语言障碍、基础设施薄弱等困难,在柬埔寨、老挝、缅甸三国的偏远乡村,建成了50所“智慧教室”。每间教室都配备了辰星自主研发的简易版智慧教学系统——包括适配低网速的在线课程平台、可离线使用的编程教学设备,以及针对当地语言开发的数字化教材。
在柬埔寨马德望省的一所“智慧教室”里,12岁的女孩索卡正跟着屏幕里的课程学习编程。她用辰星捐赠的简易编程设备,设计了一个“农田灌溉提醒程序”,能根据当地的雨季规律,提醒农民及时浇水。“我想学会技术,以后帮家里种更多的稻子,也帮村里的人。”索卡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这样的场景,在50所“智慧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
除了硬件投入,辰星还注重“本地化师资培养”。基金联合当地教育部门,开展了12期教师培训,累计培训1000余名当地教师,内容涵盖智慧教学设备使用、数字化课程设计、科技创新思维培养等。老挝教师潘西在培训后,将编程课程与当地传统文化结合,带领学生用编程制作“传统舞蹈动画”,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传承了文化。“辰星不仅给了我们设备,更给了我们教会孩子‘用技术改变生活’的能力。”潘西在培训结业仪式上说。
更令人振奋的是,辰星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的“全球减贫科技方案”,被正式纳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示范项目。该方案以“智慧农业+科技教育”为核心,在东南亚乡村同步推进——智慧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提高收成,科技教育为乡村培养未来人才,形成“短期减贫+长期发展”的双重保障。UNDP在评估报告中指出:“辰星的方案用低成本、易复制的技术,解决了发展中国家乡村的核心需求,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样本’。”
在深化海外慈善项目的同时,林辰还关注到“企业内部诚信建设”的需求。张昊被追缴的非法所得中,有200万元人民币已发还给辰星。林辰没有将这笔钱纳入公司营收,而是决定用它设立“辰星诚信基金”,专门用于两类用途:一是资助因企业内部背叛、商业欺诈而陷入困境的员工(不仅限于辰星员工,也包括其他企业的受害者);二是开展青少年诚信教育活动,通过讲座、案例分享、主题竞赛等形式,培养青少年的诚信意识。
“辰星诚信基金”的资助机制极具人文关怀。对于陷入困境的员工,基金不仅提供一次性经济援助,还会联合职业培训机构,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上海某科技公司的前员工陈先生,因遭遇同事商业泄密导致项目失败、被迫离职,家庭陷入经济困境。基金了解情况后,不仅为他提供了5万元生活补助,还帮他报名了AI运维培训课程,最终陈先生成功入职辰星的技术支持部门。“这笔资助不仅帮我渡过了难关,更让我重新相信‘诚信终有回报’。”陈先生在感谢信中写道。
在青少年诚信教育方面,基金与上海10所中小学合作,开展了“诚信伴我行”主题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会结合张昊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商业诚信”的重要性;还会组织“诚信辩论赛”“诚信故事创作”等活动,让青少年在互动中理解诚信的价值。上海某中学的学生王梓在参加活动后,在作文中写道:“张昊叔叔因为不诚信,失去了工作和自由;辰星的叔叔阿姨因为坚守诚信,赢得了尊重和成功。我以后也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
“辰星诚信基金”启动仪式上,林辰面对到场的受助者、志愿者和媒体,真诚地说:“我们从张昊的案件中深刻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个人的道德底线,更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基石。设立这笔基金,不是为了宣扬‘惩罚’,而是为了传递‘诚信为本’的价值观——背叛或许能带来短暂的利益,但最终只会走向毁灭;而坚守诚信,虽然可能面临挑战,却能赢得长久的尊重与机遇。希望通过基金的行动,让更多人明白,诚信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UNDP亚太区主任阿西姆?乔杜里也出席了启动仪式,他评价道:“辰星将商业反思与慈善行动结合,用实际案例传递诚信价值观,这种创新模式值得全球企业学习。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与繁荣。”
夕阳下,辰星慈善基金的志愿者们正打包准备发往东南亚的教学设备,每台设备上都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用技术传递爱,用诚信点亮未来”。从东南亚的智慧教室,到国内的诚信基金,辰星的慈善事业正以“科技+价值观”的双重力量,在更多人心中播下希望与诚信的种子,也让“科技向善”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