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敲山震虎与移风易俗(2 / 2)
王卓继续说道:“今日暂且抛开锦衣卫围猎东大专家这件公事不谈。作为晚辈,作为大明的驸马,臣还有一事,想请岳父大人深思,并请命办理。”
“何事?”朱元璋皱起眉头,预感不妙。
“臣请命,取缔天下妓院!”王卓声音清晰而坚定。
“什么?!”朱元璋和朱棣同时惊呼。
王卓不等他们反驳,便慷慨陈词:“岳父大人,妓院之存在,于社会风气破坏极大!想要摧毁一个民族,往往只需抽走男人的脊梁,再拿走女人的廉耻!此风一长,几代人都难以修复!如今不止是这秦淮河,还有后世所谓的泰山姑子、扬州瘦马、大同婆姨、西湖船娘!这些名目,成就的不过是士绅贵族穷奢极欲的享受,和文人墨客笔下虚伪的‘才子佳人’佳话!可有谁人说过,这对整个社会风气、对人伦纲常的破坏有多大?!”
他越说越激动:“还有人恬不知耻地洗白,说什么‘娼盛才能繁荣’,我呸!他们只看到风月场的纸醉金迷,谁人看到无数底层女子被迫沦为权贵玩物,血泪交织的悲哀?!更无人提及,这会导致社会底层男性择偶权逐渐丧失!长此以往,那可真就成了‘穷不过三代’了——因为穷到第三代,根本就娶不起妻,绝后了!”
这一番话,如同惊雷,震得朱元璋和朱棣半晌无言。尤其是最后关于底层男性绝后的论断,直接戳中了朱元璋这个出身底层、最重视人口和稳定的皇帝的心坎。
朱元璋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显然内心在进行激烈的权衡。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眼,目光锐利地看向王卓:“咱记得,你前些时日还向咱进言,说要放缓改革,以免民众难以适应。怎么转眼之间,又要对社会风气下手,行此雷霆之举?这难道不算激进吗?”
王卓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从容答道:“岳父大人,放缓改革,不等于停滞不前,更不等于对显而易见的沉疴痼疾姑息纵容!取缔妓院,禁绝逼良为娼,乃是正人心、端风俗之举,有理有据有节!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臣实在想不到,有任何理由可以不做。而且,此等触及千年积弊、撼动无数既得利益者之事,非雄才大略之开国之君,不能办,亦不敢办!”
他不动声色地捧了朱元璋一下。但朱元璋显然不受用,他冷静地指出关键:“你也知‘堵不如疏’的道理。你就不怕官面上明令禁止了,它们却转入地下,更加难以管控,滋生更多罪恶?”
王卓对此亦有准备:“转入地下者,一旦发现,便以重罚惩处,以儆效尤!更重要的是,此举是朝廷向天下百姓昭示革故立新、净化风气的坚定态度!是告诉天下人,大明要打造的,是一个朗朗乾坤清白世界,容不得任何污秽!”
朱元璋再次陷入沉默,良久,他仿佛下定了决心,缓缓开口道:“好吧。此事……关乎教化,关乎人心。着太子与礼部一同办理此事,拟定条陈,循序渐进,务求稳妥,以教化天下为本。”
“儿臣(臣)领旨!”朱棣和王卓同时应道。
离开谨身殿后,朱棣心有余悸又带着几分兴奋地凑到王卓身边,低声道:“妹夫,你……你是真勇啊!刚才那般指着老爷子骂,又提出这等惊世骇俗之议,你就不怕老爷子真拔剑砍你?”
王卓瞥了一眼这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大舅哥,没好气地说:“我看殿下您巴不得陛下盛怒之下拔剑砍我呢吧?这样,就没人记得太子殿下前几日被追砍的经历了,是吧?”
朱棣被揭破心思,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嘿嘿干笑两声。
王卓接着说道:“况且,陛下才不傻呢。前脚刚提剑追砍完太子,后脚又砍了前来劝和的驸马爷?这要是传出去,朝野上下的焦点可就全都集中在陛下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了。这等自毁名声、转移焦点的事情,陛下怎么会做?”
朱棣恍然大悟,一拍大腿:“高啊!妹夫!原来这才是你有恃无恐的底气啊!”
王卓懒得再理会他,抬脚就往外走。
“哎!妹夫!别急着走啊!”朱棣却快步跟上,脸上带着男人都懂的好奇笑容,压低声音,“跟咱好好聊聊,那什么……四大风月圣地的事呗?泰山姑子、扬州瘦马……都是怎么回事?细细说来!”
王卓闻言,脚步更快了,几乎是小跑起来,心里疯狂吐槽:“这堂堂大明太子爷,脸皮怎么这么厚!刚谈完正经事就打听这个?!真是没救了!”
看着王卓落荒而逃的背影,朱棣站在原地,摸着下巴,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今天这出戏,看得真是值回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