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不安分(2 / 2)
累了。他是真的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
这种疲惫并非来自身体的劳累,而是源于一种无力感,空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却被国际的政治掣肘和愚蠢无能的盟友束缚住了手脚。
他听着参谋们总结出“终究是人的问题”这个结论,嘴角扯出一丝嘲讽的弧度。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吗?
南方军的失败,对于科伦而言,不过是损失了一些可以补充的装备和无关痛痒的仆从兵力,顶多是伤筋动骨,面子上难看。但对于困守埃尔米拉的地方武装来说,任何一次失败,都将是彻底的毁灭。
他们是在用生存的本能和破釜沉舟的意志在战斗,这种力量,是那些只为军饷和命令而战的南方军士兵永远无法企及的。
白宫的限制令如同紧箍咒,让他无法挥出雷霆一击。既然不能亲自下场,那就只能继续在现有的棋盘上寻找可能的棋子。
他的目光漫无目的地在南方军的战斗序列列表上扫过,最终,停留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单位标识上,南方军第7机械化步兵团。
他的眼神微微凝聚。他想起来了。这个团是几年前科伦军事援助计划中的一个“样板工程”,试图在南方军中打造一支完全按照科伦标准训练和装备的示范单位。
从单兵装备到连排战术,从通讯流程到后勤保障,都尽可能地模仿科伦陆军,甚至其军官和士官骨干都曾在科伦本土的军事基地接受过为期不短的轮训。
装备上也优先换装了一批较新的二手2A2“布莱德雷”和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由于资源倾斜和特殊的地位,这个团在南方军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被其他部队排挤,通常被作为战略预备队或者展示给外国军事观察团的“窗口”部队,很少参与一线战斗,因此在之前的惨败中损失不大。
“或许……这颗棋子,能有点用?”海登中将心中暗忖。
他当然不指望一个团就能攻克埃尔米拉,但他需要一场胜利,哪怕是一场小规模的、战术层面的胜利,来重新证明南方军的价值,来提振一下跌入谷底的士气,也给华盛顿那些犹豫不决的政客们一点点信心。
他站起身,走向沙盘。争论中的参谋们立刻安静下来,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先生们,”海登中将的声音恢复了往常的冷硬,“讨论到此为止。失败的原因很清楚。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下一次行动中避免重蹈覆辙。”
他指向沙盘上埃尔米拉矿区西南方向的一片区域,那里地势相对复杂,遍布丘陵和灌木丛,不适合大规模装甲集群展开,但便于小股精锐部队渗透和机动作战。
“目标,埃尔米拉西南外围的‘碎石岭’哨站集群。那里是叛军外围防御的一个支撑点,敲掉它,可以压缩他们的防御空间,并获取其前沿布防的详细情报。”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这次行动,由南方军第7机械化步兵团独立执行。我们将提供全面的情报支持、有限的电子战掩护,以及必要时,呼叫部署在后方机场的Ac-130U‘幽灵’炮艇机或A-10攻击机进行近距离空中支援的权限。”
他看向负责与南方军协调的联络官:“告诉第7团的团长,这是他证明科伦训练成果和价值的时候了。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碎石岭’。让他们拿出点真本事来,别再把科伦的脸丢到卡莫纳的烂泥地里!”
“是,将军!”
命令迅速下达。科伦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始为一场规模更小、但期望更高的局部战斗而运转起来。
海登中将将赌注押在了这支他寄予厚望的“科伦式”南方军团上,希望它能在绝望的泥潭中,为他打开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