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破坏(2 / 2)
斯坦斯菲尔德中将批准了一项由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Soc)策划的小规模渗透行动,代号“阴影渗透”。
目标并非直接刺杀麦威尔或雷诺伊尔,那样的话成功率低且政治风险高,而是摧毁位于埃尔米拉矿区西南边缘、一个相对独立山谷内的联盟信息基站。
情报显示,这个基站不仅承担与特维拉的部分加密通讯中继,还负责处理联盟内部相当一部分有线电话网络的转接和有限的数据交换,是矿区通讯网络的几个关键节点之一。
打掉它,能显着削弱联盟的指挥效率和与外界的联系。
执行此次任务的是来自陆军第1特种部队d分遣队(三角洲部队)的一个六人突击队。
他们装备精良,配备了定制化的4A1卡宾枪(配备SUREFIRE消音器、AN\/pEq-15激光指示器、ES-o红点镜和倍率镜)、hK45ct手枪、AN\/pVS-31双筒夜视仪、AN\/pRc-163多频段加密电台、GpS定位仪。
微型无人机(用于最后阶段的抵近侦察)、热成像侦察仪、爆破索和特制炸药(针对通讯设备)、以及为了应对可能遭遇的t-80bV等重装甲目标而携带的两套FG-148“标枪”反坦克导弹。
代号“阴影渗透”的行动在夜幕掩护下展开。
三角洲第三分队乘坐经过特殊处理的h-60“黑鹰”直升机,利用地形跟踪雷达和夜视设备,在极低空域悄无声息地穿越缓冲区。
在预定坐标点,六名队员通过速降索悄然落地,直升机随即拉起,消失在黑暗中。
分队队长,呼号“镰刀”,迅速集结队员,检查装备。
他们携带的AN\/pRc-163电台保持着最低限度的卫星联络,GpS导航仪指引着方向。
按照预定计划,他们将以“无声移动”技巧,利用植被和地形阴影,向15公里外的目标山谷渗透。
整个过程如同教科书般标准。队员们交替掩护,避开可能存在的路径和开阔地,依靠夜视仪在黑暗中视物如昼。
他们的动作轻捷而高效,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的痕迹。
然而,他们低估了对手对这片土地的熟悉程度,以及一种近乎本能的警觉性。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
一名Id为“蜜蜂”的特遣队员,正按照日常路线,在信息基站外围约三公里处的一片混合林地进行侦察。
他以观察细致、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而闻名。他使用的是一支加装了消音器和AG瞄准镜的hK416A5步枪。
在经过一处看似寻常的灌木丛时,“蜜蜂”的脚步微微一顿。他蹲下身,目光锐利地扫过地面。
几片被轻微踩踏过的苔藓,一根断口新鲜的细小树枝,以及一处几乎难以察觉的、不同于本地土壤的轻微鞋印压痕。
这些痕迹极其细微,大多数士兵都会忽略。但“蜜蜂”的脑中立刻拉响了警报。痕迹很新,方向指向信息基站,移动方式专业,刻意避开了常规路线。
“指挥所,这里是‘蜜蜂’,”他压低声音,通过加密无线电汇报,“在‘b-7’区域发现可疑踪迹,非我方人员活动迹象,判断为小型、专业分队渗透,方向疑似基站。请求进一步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