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扬州盟定·棋局深谋(1 / 1)
这一日,扬州城内发生了一件事,彻底坚定了史可法的决心。马士英派来的监军御史刘肇基,为了讨好马士英,在扬州城内横征暴敛,强征了一笔“城防捐”,百姓们稍有反抗,就被刘肇基的手下殴打抓捕,不少百姓被打得遍体鳞伤,甚至有老人和孩子被活活打死。史可法得知后,亲自前往刘肇基的住处,与其理论。
“刘御史!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安抚百姓,反而横征暴敛,草菅人命,你对得起朝廷的信任,对得起扬州的百姓吗?”史可法气得脸色铁青,指着刘肇基的鼻子质问道。
刘肇基却一脸不屑,慢条斯理地说道:“史大人,这‘城防捐’是马大人亲自下令征收的,为的是加固江防,抵御黑石城的进攻。我也是奉命行事,何错之有?那些刁民竟敢抗捐,就该好好教训教训!”
“你!”史可法气得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刘肇基竟然如此无耻。
“史大人,”刘肇基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威胁,“马大人说了,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史大人还是少管这些‘小事’,好好操练兵马,准备抵御黑石城吧。否则,要是惹得马大人不高兴,后果自负。”
史可法看着刘肇基嚣张的嘴脸,心中彻底凉了。他知道,南明小朝廷已经无可救药了,再跟着马士英、阮大铖之流,只会让华夏陷入更深的灾难。而黑石城的凌风,虽然年轻,却有雄才大略,善待百姓,强军富民,或许才是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的希望。
回到督师府,史可法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对着北方,久久伫立。窗外,春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打在窗棂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他长叹一声,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转身走到书桌前,研墨铺纸,写下了一封密信。他在信中,并未直言归附黑石城,而是痛陈南明朝廷的腐败无能,表达了对天下苍生的忧思,并表示“江北诸镇,唯扬州愿与黑石城约为唇齿,共御外侮,保境安民”,愿意与黑石城互通有无,联合抵御清军。
写好信后,史可法找来自己最信任的亲信护卫,郑重地说道:“这封信,你务必亲自送到黑石城,交给凌都督。途中务必小心,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若事败,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切记!”
“属下明白!请大人放心!”护卫接过密信,小心翼翼地藏在衣襟内,转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数日后,凌风在黑石城收到了史可法的亲笔信。他看完信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刘文泰、老拐等人笑道:“史道邻终是明事理之人。虽未明言投效,然此信一出,扬州已非南京之扬州矣。这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
刘文泰也笑着说道:“城主英明!史可法素有清望,在江南士林和江北诸镇中威望极高。得到他的支持,不仅能动摇南京小朝廷的统治根基,还能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投靠我们,为日后和平解决江南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不错。”凌风点了点头,说道,“传令下去,以我名义回信史公,赞同其‘唇齿相依’之议。第一,开放黑石城与扬州的商贸往来,允许扬州的商人来山东经商,减免关税;第二,调拨五千支燧发枪、五十门火炮和十万发弹药,支援扬州的城防;第三,派遣一批民政官员和农技人员,前往扬州,协助史公推行新政,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同时,令陈大疤的水师加强对南京方向的威慑,密切监视马士英、阮大铖的动向,但暂不越过瓜州,避免与南明过早撕破脸。”
“属下遵命!”众人齐声应道。
北线大捷,南线突破,黑石城的势力迎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高峰。山东全境收复,湖广局势稳定,扬州成为盟友,黑石城的版图已经横跨山东、湖广,控制了长江中游和下游的部分江段,实力大增。然而,凌风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清廷绝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调集更多的兵力,卷土重来;南京的马士英、阮大铖集团虽然腐朽,但仍有一定的实力,可能会狗急跳墙;西方的张献忠更是虎视眈眈,随时可能东出三峡。
这一日,凌风再次站在都督府的舆图前,目光扫过山东、湖广、扬州,又落在北京、南京、成都的位置上。下一步,是西进中原,消灭李自成的残部,进一步扩大版图?还是南下江南,趁势拿下南京,彻底推翻南明小朝廷?抑或是北上河北,主动出击,给清廷以更大的打击?
一个个抉择摆在面前,每一个选择都关系到黑石城的未来,关系到天下的格局。凌风的手指在舆图上轻轻敲击着,陷入了沉思。
凌风在都督府的舆图前伫立至深夜,烛火将他的身影拉得颀长。武昌易帜的捷报虽仍在耳边回响,但北方清军的虎视、南京南明的算计、西线张献忠的窥伺,如同三张无形的网,紧紧缠绕着天下棋局。他指尖划过湖广与山东的连线,心中已有了决断:武昌是长江中游的根基,必须先固内再图外;山东是北方屏障,清军的威胁始终是心腹大患;而技术革新,则是打破僵局的关键筹码。次日清晨,三道政令同时从黑石城发出:韩冲率五百整编骨干星夜赶赴武昌,协助金声桓整肃军队、推行黑石军制;格物院与神机坊合并为“军械格致总局”,拨专款全力攻关蒸汽机与新式火器;刘文泰统筹山东后勤,为即将到来的北伐反击储备粮草弹药。一时间,黑石城与武昌、山东三地联动,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咬合,一场关乎根基巩固与战略破局的大幕,正式拉开。
武昌城头的黑色大旗已经在寒风中飘扬了半月,旗面上“黑石城都督府征南将军金”的字样被风刮得猎猎作响,与城下此起彼伏的操练口号交织在一起,驱散了左军盘踞时的颓废之气。昔日左良玉的侯府,如今成了金声桓的征南将军行辕,府门前的石狮子被重新擦拭干净,原本歪斜的旗杆换成了笔直的楠木,门口站岗的士兵也换成了身着黑石城制式军袍、腰挎燧发枪的精锐,眼神锐利如鹰,再无往日的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