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比一般城池还大的府邸(2 / 2)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李俊这个大族长不能轻易的启动战争机器,也不能在启动战争机器后紧急喊停。
烽火戏诸侯就是最有名的反面例子,李俊根本不可能拿这个开玩笑。
拿这个开玩笑,就是拿族人们的生命开玩笑。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他下令敲响了聚军鼓,一天后,其他的五房大军也组织起来了。
不说其他的,十万大军聚集起来,李氏损失的钱粮就不是小数字。
而这个时候血卫斩杀的不稳定因素,都是以千计了。
三天后,陇西李氏集团的大军陆续组织起来,这个时候李俊敢说没有作战目标?
开玩笑的嘛?……
。。。。。。。。。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恐怖的,依附在陇西李氏集团身边的流民,其数量就不下百万,欠李氏钱,靠种李氏的地,在李氏各工坊干活的工匠,比李氏族人还多。
这些人千多年来都只认李氏,不认什么皇帝的。
李氏在天下各处的小宗,遍布天下的为官之人,门生故旧……
就这样的力量,皇帝?他敢对李俊动手?
杨广就是发现了这个,他又不想妥协,也没有办法对付世家门阀,于是就想着让世家门阀开疆拓土,征伐高句丽,以消耗世家门阀的军队,想靠战争改变社会结构,增强自己的社会地位。
只能说他想多了,他老子杨坚都做不到,必须要向世家门阀低头妥协。
李俊承认没有人能在不彻底的把江山打烂的情况下,把世家门阀的力量削弱到最低点,这样的事情只有黄菊花这样的人才能做的好。
至于彻底的铲除世家门阀,不要说黄菊花了,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
一个官员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就成为官员,一个家庭官员多了,就成了政治家族,几代十几代的官员家族就是门阀,世家门阀就是这样来的。
学阀也是这样的,军功世家也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所以科举制度确实是这个世界上最好,最公平的选拔制度,理论上给了最底层上升通道。
当然了,现在李俊是站在另外一面,他的选择就不一样了。
这没有对错,只不过是屁股决定脑袋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