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昆仑疑云(1 / 2)
自北极冰原返回长安,已是半月之后。
秦昭并未大张旗鼓,依旧是悄然入城,直接回到了镇国公府。北极之行的收获与发现,需要时间沉淀与消化。他下令杜蘅等人,将主要精力放在内部整顿与情报搜集上,尤其是关于“昆仑”与“墟界”的线索。
紫宸殿静室,混沌之气氤氲。
秦昭面前悬浮着两件物品:一件是那枚得自寂灭圣教元婴老者、残破的黑色骨片,经过他多日以混沌之力冲刷,其上的禁制已基本瓦解;另一件,则是一块非金非玉、触手温润的白色龟甲,上面刻画着一些极其古老的云纹鸟篆,这是从靖安司秘库中找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一份关于昆仑的记载残片。
他的神识同时沉入两件物品之中。
黑色骨片中残留的信息碎片被逐一读取、拼接。大多是些关于寂灭圣教教义、低级法术以及一些据点信息的杂乱内容,价值不大。但在骨片最核心的深处,秦昭捕捉到了一段被加密、且即将自毁的影像碎片——
那是一片云雾缭绕、仙气盎然的巨大山峦轮廓,山势雄奇,气象万千,与他所知的道家福地昆仑墟的描述极为相似!而在那山峦的某个隐秘角落,一道细微的、不断荡漾着水波般涟漪的“门”若隐若现!门内透出的,并非仙灵之气,而是一种……与归墟同源,却又更加古老、更加纯粹的虚无与寂灭气息!
影像到此戛然而止,随即骨片彻底化为飞灰。
“墟界……入口在昆仑?”秦昭眼中精光一闪。这证实了夔寒提供的线索。寂灭圣教果然在昆仑有所图谋,而且目标直指那个神秘的“墟界”!
他立刻将注意力转向那块白色龟甲。龟甲上的古老文字晦涩难懂,饶是秦昭神识强大,也只能勉强解读出部分内容:
“……昆仑之虚……帝之下都……百神所在……然有阴墟……与阳面共生……为万物终归之所……非大神通者……不可入……入则……迷失道消……”
阴墟?万物终归之所?这与“墟界”的描述何其相似!根据这龟甲记载,昆仑并非只有人们想象中的仙境,其深处还隐藏着一个与之共生的“阴面”,被称为“阴墟”,乃是万物终结归去之地,凶险异常。
寂灭圣教寻找“墟界”(阴墟)入口,是想做什么?难道那里也存在着归墟之力?或者,藏着什么连“圣主”都渴望得到的东西?
秦昭沉吟良久,将这两条线索与之前获得的所有信息串联起来。
寂灭圣教的目标,似乎是搜集与“归墟”、“终结”相关的一切力量与物品。南海归墟之眼、北极镇魔塔(试图污染掌控)、昆仑阴墟……他们像是在执行一个庞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很可能就是他们所谓的“圣主”降临,或者某种终极的“寂灭仪式”。
而“周天星辰镇墟大阵”和“混沌源核”,则是阻止这个计划的关键。
“看来,昆仑之行,势在必行。”秦昭心中已然有了决断。昆仑乃是道教祖庭,能人异士众多,情况复杂,远非北极冰原那人迹罕至之地可比。冒然前往,恐生枝节。
他需要更多的准备,以及……一个合适的契机,或者说,一个能够光明正大进入昆仑的理由。
就在这时,静室外传来杜蘅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国公爷,有紧急情况。”
“进。”
杜蘅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份密报:“国公爷,刚刚收到陇右紧急军情,吐蕃大将论钦陵亲率十万大军,猛攻河西走廊,凉州告急!同时,安西四镇传来消息,大食(阿拉伯帝国)东方总督优素福,亦陈兵十万于怛罗斯附近,似有东进之意!”
东西两面,同时告急?
秦昭接过密报,快速浏览。吐蕃此次出兵规模远超以往,显然是看准了大唐刚刚经历内乱(安禄山之乱),国力有所损耗的时机。而大食帝国此时在西方边境蠢蠢欲动,恐怕也绝非巧合。
“还有,”杜蘅补充道,“根据我们安插在吐蕃和大食内部的眼线回报,这两方势力的军队中,似乎都出现了……黑袍僧侣或祭司的身影,其装扮与行事风格,与寂灭圣教颇有几分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寂灭圣教的影子,再次出现!他们竟然能同时影响乃至操控吐蕃和大食两大帝国发动战争?
秦昭眼神冰寒。这是想通过外部战争,牵制大唐的精力,甚至消耗帝国的国力,让他们无法顾及寂灭圣教在昆仑等地的行动?好一招围魏救赵,或者说,祸水东引!
“朝中是何反应?”秦昭问道。
“张相、宋相已紧急召集兵部、户部官员商议,但……意见不一。有主张调集关中精锐,先破吐蕃者;亦有认为大食威胁更大,当先稳固西域者。争论不休,难以决断。”杜蘅回道。
秦昭冷哼一声。这些朝臣,终究是眼界有限,只看到了表面的军事威胁,却未察觉到背后的黑手。
“传令下去,一个时辰后,紫宸殿朝议。”秦昭起身,玄色衣袍无风自动,“另外,让玉衡真人准备好青龙号,随时待命。”
“是!”杜蘅心中一凛,知道国公爷已有决断,立刻前去安排。
一个时辰后,紫宸殿内,文武百官齐聚,气氛凝重。东西两线同时开战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张说率先出列,陈述了当前严峻的形势以及朝中的分歧,最后道:“……东西两虏,皆虎狼之辈,同时来犯,实乃国朝罕见之危局。如何应对,还请国公爷定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御阶之上,那道玄衣身影。
秦昭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吐蕃、大食,不过疥癣之疾,跳梁小丑尔。”
一句话,让满朝哗然!十万大军压境,还是疥癣之疾?
不等众人质疑,秦昭继续道:“尔等可知,此番两国异动,背后皆有妖人作祟?其目的,非为攻城略地,乃为牵制我大唐精锐,使其无法他顾,以便其行祸乱天下之大计!”
他并未直接点出寂灭圣教之名,但“妖人作祟”四字,已让知情的杜蘅、雷万春等人心中一紧。
“国公爷,此言可有实证?若真有妖人幕后操纵,其实力恐怕……”一名老成持重的将领出列,面带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