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筛沙与布局(1 / 2)
基石计划理事会虽未正式挂牌,但其骨架已在王越的主持下悄然运转。
作为内定的秘书长,南宫燕肩负起了前期企业申请材料的初步筛选与评估工作,这无疑是理事会成立前至关重要的一环。
张卫东的电话直接打到了南宫燕在江城的办公室。
“燕总,近期各位副主席推荐的企业,初步筛查结果如何?”张卫东开门见山,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平稳而清晰。
南宫燕握着话筒,嘴角微扬,她早已料到张卫东会关注此事,一切准备就绪:“东哥,我正打算向你汇报。情况基本摸清了,相关资料和评估意见我已经整理成册。”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专业和干练:“总体来说,良莠不齐。大部分企业还是具备一定技术实力或特色,符合我们‘宁缺毋滥,重在实效’的原则。不过,也有几家……水分比较大,要么是技术陈旧,缺乏核心竞争力;要么是管理混乱,财务数据经不起推敲;还有的纯粹是想借着‘基石计划’的名头套取政策或资金支持。”
她特别提到了周封海推荐的那几家企业:“老周主席推荐的五家企业里,经过严格审核,只有两家在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上勉强达到我们的入门标准,另外三家,无论是从技术前瞻性、团队稳定性还是市场应用潜力来看,都与‘基石计划’的要求相去甚远。”
电话那头,张卫东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几分了然和冷峭:“看来咱们的周老主席,是真想在咱们这盘菜里,多掺几把沙子啊。只是这沙子的成色,未免太差了些。”
南宫燕闻言,也不禁附和,语气中带着一丝对周封海此举的不以为然:“是啊,这种近乎‘人情批发’式的推荐,实在有失一位科协主席应有的严谨和担当。与我们基石计划求真务实的宗旨,更是背道而驰。”
她向来做事力求完美,严谨细致,也因此格外欣赏并钦佩张卫东这种对事不对人、行就是行、不行绝不妥协的行事风格。
“筛出来的那两家,可以纳入后续考察名单,重点跟进它们承诺的技术突破点。至于不合格的,一律按程序退回,不必顾忌谁的面子。”张卫东果断下达了指示。
“明白,我会处理妥当。”南宫燕应下,随即听到张卫东话锋一转。
“另外,过两天我抽空去一趟江城,当面和你还有老爷子聊聊。”张卫东说道,“理事会筹建在即,有些思路需要和老爷子沟通沟通,听听他的意见。”
张卫东刻意提到,在思路上要跟老爷子沟通,他相信,这话传到南宫弘的耳朵里去,不知道老爷子会作何感想。
别看人家年纪大了,但是威望了得。只要南宫弘能够坚定的站在他这一边,那么,对于其他企业的影响,就是显而易见的。
这比他以科协主席的名义发几道公文都要管用得多。
一听张卫东要来,南宫燕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握着话筒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脸上难以抑制地泛起一层淡淡的红晕,声音里也带上了几分难以掩饰的雀跃:“真的?那太好了!老爷子知道你要来,肯定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