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 第817章 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

第817章 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转眼到了夏天,外面的局势逐渐平息下来。

李复兴这才解除了警戒,开始批准有需要的职工分批外出。

许多人的家乡都在外地,一时间来找他开介绍信的人络绎不绝,几天功夫就用完了一整本介绍信存根。

开介绍信也是门技术活,不懂行的人,可能会让出门办事的人揣上十几张纸。

而李复兴很懂得如何将不同的事由合并,一张纸就能解决问题。

这次需要出门的职工不到三十人,他只用掉了一本介绍信,已经算是高效了。

当然,也有实在无法合并的情况。

比如有位职工,老家在山东,岳父家在山西,这一南一北,路线完全不同,只能分开开具两张。

其中一位要去保定的职工,计划在老家待到九月底再回来。

这让李复兴忽然想起一件事,九月份有一套极具收藏价值的邮票会短暂面世。

他打算请这位同事帮忙代购几套。

这套邮票名为《黑题词》,实际上在正式发行前就被紧急收回,并未公开流通,只有极少数邮局在禁令下达前提前售卖,才导致少量流入民间。

他记不清具体是哪几个邮局,只模糊记得保定地区是流出地之一。

于是,他郑重拜托了那位同事,如果能在邮局买到,就尽量帮他买几联。

这类收藏品靠的就是时间沉淀,放得越久越值钱。

现在它一文不名,五十年后却价值连城。

他记得,在2011年香江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黑题词》四方连的成交价高达八百多万港元。

到了2025年,保利拍卖行对其四方连的估价更是达到了千万级别。

这种不费吹灰之力的投资,买回来放着,将来给孙辈换套房子都绰绰有余。

对于厂长的嘱托,这位同事自然非常上心。

回到老家后,便时常去邮局打探新邮票的消息。

到了9月15号那天,竟真让他在家附近的一个邮局里等到了。

他买下了两大张,还想再买时,营业员却说什么也不卖了,他也不敢多问。

月底,同事带着邮票返回轧钢厂。

李复兴看着这些崭新的邮票,内心却波澜不惊。

这东西现在只值几毛钱,等到它身价暴涨的时候,自己是否还在人世都是个未知数。

他这辈子大概是看不到它真正值钱的那天了。

他能想到的、更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是再等上十几年,去国营的字画店里,成批地买入当代画家的作品。

这比倒腾古董稳妥得多,公家商店不会有赝品,等那些画家百年之后,作品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光阴似箭,当时序进入十二月末,一场席卷全国的运动终于拉开了帷幕。

十二月二十二日的报纸头版,用醒目的大字刊登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的社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