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权道游龙 > 第1006章 信任的重量

第1006章 信任的重量(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京城的天空格外湛蓝,阳光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

他摸了摸肩膀上刚才被大长老拍过的地方,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回到临时办公室,张卫东立即投入工作。

他首先要做的,是准备明天会议的材料,特别是要针对可能出现的质疑,准备充分的论证和数据支持。

夜深人静,张卫东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

桌上堆满了各种资料和数据,他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凝神思考。

这份信任太重,他不能有丝毫懈怠。

第二天上午九点,中枢会议室内,气氛庄重严肃。

大长老亲自主持会议,各部委主要负责人悉数到场。

当张卫东走进会议室时,能明显感受到各种复杂的目光——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不以为然。

“开始吧。”大长老简洁地宣布。

张卫东站起身,走到投影前。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领导,然后开始了他的汇报。

两个小时的汇报,条理清晰,数据详实,逻辑严密。

他从国际形势讲到国内需求,从技术路线讲到实施路径,从资源整合讲到风险管控。

当讲到引入商业机制进行科研攻关时,果然有几位负责人提出了质疑。

“张副主席,科研攻关特别是基础研究,历来是国家投入为主。引入商业机制,会不会导致研究方向过于功利化,忽视长远基础研究?”一位部委领导问道。

张卫东从容应答:“李部长的问题很关键。我们的方案是分类施策。对于短期内难以看到商业回报的基础理论研究,完全由国家投入;对于有明确应用前景的技术攻关,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样既能保证国家战略需求,又能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率。”

他调出一张图表:“以芯片为例,28纳米制程的产业化,完全可以由企业牵头,国家以政策、采购订单等方式支持。而7纳米以下更先进制程的前瞻性研究,则由国家实验室主导。”

又有一位领导问道:“关于人才引进,你名单上的这些人,很多目前并不出名,如何确保他们能担此重任?”

张卫东微微一笑:“王部长,人才的价值不在于名气,而在于能力和潜力。我提出的这些人选,都是经过充分调研和评估的。比如李易博士,虽然目前名气不大,但他在等离子体刻蚀技术上的造诣,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们不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个别人身上,而是构建一个人才体系,通过良性竞争和协作,激发整体创新活力。”

问答环节持续了一个小时,张卫东对答如流,充分展现了他对计划的深入思考和周全准备。

最终,大长老总结发言:“卫东同志的方案,思虑周全,切实可行。‘基石计划’事关国家未来,各部门要全力配合,不得推诿塞责。”

他看向张卫东,目光中充满信任和期待:“卫东同志,中枢领导对你寄予厚望。放手去干吧,有什么困难,直接向我汇报。”

“是,首长!”张卫东起身,郑重承诺。

会议结束后,几位原本持怀疑态度的领导也走上前来,与张卫东握手致意。

“张副主席,后生可畏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领导拍着他的肩膀,“国家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

回到办公室,张卫东站在窗前,望着远方。

信任的重量,此刻真实地压在他的肩上。

但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他的背后,有最高层的支持,有一个正在崛起的强大祖国。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王哲的号码:

“王哲,准备一下,我们的战场,要扩大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