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放长线,钓大鱼(1 / 2)
拿下了星海集团这个颇具分量的合作伙伴,张卫东并未感到丝毫轻松,更谈不上沾沾自喜。
他深知,商场如战场,能成就星海这般规模的企业家,哪一个不是历经风雨、精明过人的人精?
他们大多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这次若非赵鹏飞、李来全等一批极具远见的股东内部发力,近乎“逼宫”般地推动,想要说服保守的赵星海,恐怕难如登天。
他无法保证,接下来接触的其他企业,都能有如此魄力和内部推动力。
虽然以已经取得突破的28纳米芯片作为“敲门砖”和“定心丸”,确实是一个有效的策略,但张卫东看得更远。
芯片的真正巨大价值,在于它与高端装备、精密仪器的深度融合,在于赋能千行百业。
目前仅仅提供芯片优先供应权,吸引力还不够直接和震撼。
必须让潜在的合作者看到更立竿见影的效益,尝到参与“基石计划”的甜头。
因此,精密仪器与关键材料的研发必须加速,哪怕初期性能只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平的七八成,甚至只是“勉强可用”,也要尽快推出一批能够替代进口的“平替”产品,解决国内企业的燃眉之急,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自主技术带来的实惠和安全感。
思路清晰后,张卫东立刻拿起加密电话,接通了远在江城的王哲。
“王哲,芯片这边的阶段性成果已经可以作为吸引合作的筹码。但现在,材料和精密仪器那边必须加快速度!我要你们充分利用‘天弓’量子计算机的强大算力,优先为材料研发小组和精密仪器小组提供支持,进行大规模的模拟计算、配方筛选和结构优化。”
他的语气果断而急切:“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攻克几种市场需求最迫切、进口依赖度最高的基础材料和核心部件,比如高性能合金、特种陶瓷、精密轴承、高精度传感器等等。我不要求一步登天达到世界顶尖,但至少要搞出一批性能稳定、能够基本替代国外同类产品、价格有优势的‘国产货’出来!我们要让合作企业很快就能用上,很快就能见到效益!”
电话那头的王哲闻言,并没有感到意外,反而语气平静地汇报:
“东哥,其实这方面,王炎董事长早有安排。就在‘基石计划’纲要下达后不久,他就指示我,在保证芯片研发的同时,要分出一部分精干力量,依托量子计算平台,提前对几个关键的材料和仪器项目进行预研和攻关。目前,有几个项目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比如一种用于高端机床的特种钢材,实验室数据已经接近国外某知名品牌的水平,正在进行小批量试制;还有一种光学镜片的镀膜材料,也找到了替代方向……”
张卫东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着话筒笑骂道:“好你个王炎!这回倒是学精了,知道未雨绸缪了!看来你这董事长没白当,总算有点长远眼光了!你替我转告他,这次算他立了一功!”
王哲笑着应下,将张卫东的原话一字不差地转达给了王炎。
王炎在电话那头听得心花怒放,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感觉自己终于在东哥面前露了一回大脸,连忙趁热打铁,亲自打电话给张卫东:“东哥!你看我这觉悟还可以吧?这都是跟您学的!您什么时候回江城?我必须得好好敬您几杯,庆祝一下!”
两天后,张卫东安排好了手头的工作,飞抵江城。
当晚,在王炎安排的一场小型庆功宴上,只有张卫东、王炎、王哲等寥寥数位核心成员。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张卫东再次提到了扶持合作企业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