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权道游龙 > 第1089章 深谋远虑

第1089章 深谋远虑(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正是我要强调的。”张卫东神色凝重,“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继续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国内市场,构建内循环能力。特别是要在核心技术上加快突破,减少对外依赖。”

接下来的几天,张卫东马不停蹄地拜访了王老爷子王冠林、南宫家主南宫弘等重量级人物,就理事会筹建事宜进行沟通。

这些历经风雨的老一辈企业家,都对张卫东的远见表示赞赏,承诺全力支持。

十月底,“基石计划”理事会筹备会议在京城召开。

来自政企各界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商讨理事会章程和运作机制。

会上,张卫东提出了“国家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协同创新”的十六字方针,获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同。

经过充分讨论,理事会确立了“项目共投、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同时建立了严格的项目评审和监督制度,确保国家投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与此同时,根据大长老指示成立的国际金融风险研判小组也开始运转。

这个不对外公开的小组,由国内顶尖的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组成,定期向中央提交内部研判报告。

十一月初,张卫东接到研判小组的第一次会议邀请。

作为“基石计划”负责人,他被特邀参加讨论。

会议上,专家们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分歧。

一部分专家认为M次贷危机的影响可控;另一部分专家则担忧风险可能蔓延。

张卫东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他提供的详细数据和分析,为持谨慎态度的专家提供了有力支持。

会议结束后,研判小组组长、著名经济学家吴真教授特意找到张卫东:“卫东同志,你提供的分析很有价值。虽然你的结论较为悲观,但论证过程严谨扎实。我们会继续密切跟踪。”

“我只是尽一份力。”张卫东谦逊地说,“‘基石计划’关系国家科技未来,必须未雨绸缪。”

回到办公室,张卫东站在全国地图前,目光深邃。

他知道,未来的道路不会平坦,但有了最高层的支持,有了理事会这个创新平台,有了应对风险的提前准备,“基石计划”这艘巨轮必将破浪前行。

窗外,秋意渐浓。但张卫东心中,一个科技强国的春天正在到来。他相信,只要方向正确,步伐坚定,再大的风浪也阻挡不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

而此刻的他,已经不再是单纯追求个人仕途的官员,而是肩负着国家科技振兴使命的领航者。

这份责任,沉甸甸的,却也是他无悔的选择。

一系列主要工作就绪之后,张卫东马上考虑安排另一项工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