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急切和算计,几乎写在了脸上(2 / 2)
“特别是基地建设、农户组织这方面,罗书记想法多,动作快,你多帮着把把关,确保平稳落地。”
他特意点了“武省”和“动作快”,其中的意味,于穗自然听得明白。
“我明白,周市长。我会认真研究,尽快熟悉情况。”于穗点头,脸上依旧是那副无可挑剔的职业笑容。
送走周国平,于穗关上门,背靠着门板,深深吸了一口气。
脸上那职业化的温和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锐利。
周国平的急切和算计,几乎写在了脸上。
他不仅想利用她牵制罗泽凯,甚至想把她当枪使。
这种官场上司空见惯的伎俩,让她心底泛起一丝不屑。
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苍岭市委大院略显沉闷的景象,目光渐冷。
无论是罗泽凯的强势,还是周国平的算计,抑或是省委将她置于此地的深意,她都看得清清楚楚。
但她于穗,绝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而来的——
母亲的死,是她心中一根从未拔除的刺。
罗泽凯在简州县掀起的风暴,手段酷烈,在她看来,与她母亲的悲剧脱不了干系。
这份积怨,她从未忘记。
董春和、任志高,将她安排到这个位置,无非是看中了她这层背景。
希望她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制衡器”,甚至是一把指向罗泽凯的“软刀子”。
“制衡?可以。”于穗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窗玻璃,“但怎么制衡,由我说了算。”
她回到办公桌前,重新翻开“引水上山”工程的资金审计报告,眼神不再是单纯的审阅,而是带着一种挑剔的审视。
她不是在找亮点,而是在找漏洞,找那些可能被忽略的“风险点”和“程序瑕疵”。
罗泽凯不是能干吗?
不是魄力大吗?
越是如此,可能留下的把柄就越多。
她要的不是立刻扳倒他,那不现实,她要的是掌握主动权。
是让罗泽凯知道,在苍岭,并非他一人可以只手遮天。
下午,与“引水上山”工程常务副指挥曾毅的会面,于穗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提问技巧。
她不再仅仅是聆听,而是不断追问细节:
“曾指挥,工程二期招标的入围企业名单,资质审核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有没有可能存在围标串标的潜在风险?”
“这部分应急资金的拨付流程,似乎绕过了常规的财政评审,依据的是哪一条紧急预案?后续的审计追踪机制如何落实?”
“听说施工过程中与当地村民发生过几次摩擦,协调处理的记录是否完备?有没有可能演变成更大的群体性事件?”
她的问题个个切中要害,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敷衍的压力。
曾毅虽然应对得当,但额角也微微见汗。
这位新来的副书记,显然不是来走过场的,其犀利程度远超预期。
于穗一边记录,一边在心里冷笑。
她就是要让罗泽凯麾下的人知道,她不是来唱赞歌的,她是来“把关”的。
她要一点点地收紧制度的笼子,让罗泽凯感觉到无处不在的“规范”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