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1 / 2)
“想来以萧少侠侠义,也不会袖手旁观,既如此不妨再考虑考虑,与我结盟合作。”
李沉舟欣赏这个年轻人,觉得他是个很好的苗子,也非常看好他。
挺意外的,李沉舟对自己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好。
萧秋水知道,按他的行事作风。
真要用得到谁的时候都是直接用强硬手段让其不得不配合听命。
如今却跟他好商好量,实属难得。
他略一思索后,回道:“鹰笛为害我大熙,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只是他们发展多年,不知在大熙武林勾结了多少势力,要想彻底清除,最好的办法,还是联络少林、武当、峨眉三派掌门一道,团结武林共商此事。”
对付奸细没问题。
单独结盟还是不必了。
他这个想法却和李沉舟全然不同,李沉舟不相信这个武林真能如此简单就齐心,之前金顶大会就已然证明了此事。
群雄汇聚,却各有心思,为英雄令、为《忘情天书》,为逞威风扬名......
真正抱着为江湖除害而去,正直侠义且有那个胆量,不虚张声势,敢真刀真枪对抗他权力帮的,又有几个?
“萧少侠,这个江湖之所以叫江湖,并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人多了,心也就散了,非你想聚便能轻松聚齐。”
“要想让武林各派团结,单凭三派掌门名头可不够。”
“若不以强硬手段使各派听命,恐怕这武林,永远也无法齐聚一心。”
非也!萧秋水却摇头并不赞同。
他据理力争:“李帮主未免太悲观,也小瞧了江湖各派。”
“此次南天荡之行就是证明,各门各派不为财宝起贪心,一致支援前线,不正说明,江湖之中,大家是以大义为先。”
李沉舟定定看着他,含笑的眼里欣赏不减,好个赤诚,一腔热血的少年。
侠义为先的江湖,他何尝不想看到。
只是他从小受的教育,形成的行事方法和性格,注定了他成为不了那个高举侠义大旗,重塑武林风气的人。
他始终,还是行的帝王之道,御下的那套手段。
能以强硬手段让那些人听命,以恐惧让他们臣服,他就不会想去包容感化那些蠢货,引领他们心向侠义。
若是哪日真有人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