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2 / 2)
德国符腾堡州的小城奥伯科亨。
蔡司公司总部的顶层会议室里,一场决定公司未来走向的讨论,也正在进行。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宁静优美的小城风光。
会议室内,气氛却远没有那么轻松。
蔡司集团董事长,年近七十的福斯特先生,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的同事。
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但眼神依旧锐利。
“华夏人。”福斯特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他们搞黄了阿斯麦和积架的合作,现在又把橄C作的橄榄枝,伸到了我们这里。”
坐在他对面的,是蔡司的行政总裁汉斯,一个典型的德国精英,严谨而务实。
“福斯特先生,我们必须承认,卡尔公司这次的工作卓有成效。”汉斯说道,“他们成功说服了董事会里的一些人,认为华夏市场是我们的下一个增长点。”
“增长点?”福斯特哼了一声,“也可能是陷阱。”
坐在另一侧的,是蔡司半导体事业部的负责人,林顿。他比汉斯更年轻,也更具冒险精神。
“先生们,我们不能否认,公司正面临困境。”林顿开口了,“经济危机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我们在欧美最重要市场的业务量正在缩水。而东方,特别是华夏,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活力。”
“卡尔公司提供的情报,你们都看了。他们的雇主,那个神秘的华夏资本,刚刚完成了对西斯机床的收购。就在几天前,他们还在法兰克福开了盛大的庆祝酒会。”
“西斯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正在认真考虑来自华夏的支票。他们加入了WTO,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他们的购买力。”
汉斯补充道:“蔡司和华夏有传统的友谊。我们是最早进入华夏的德企之一。现在德国的人工成本、税收、环保成本都太高了,这让我们的产品在价格上毫无优势。其他国家的产品或许质量不如我们,但它们足够便宜。”
“我认为,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汉斯说。
福斯特的眉头锁得更紧了。“改变?你们考虑过政治风险吗?”
“本届政府对华夏友好,下一届呢?如果右翼上台,收紧对华政策,我们在华夏的投资,会不会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