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歼二十威龙惊世(1 / 2)
深秋的晨光穿透云层,将金色斑驳洒在兴华科技军工项目部实验大厅光洁如镜的地面上。
诛兴立于大厅中央,身着一尘不染的白色防静电工装,左胸位置绣着的朱雀徽标与大厅尽头那面五星红旗遥相呼应,肃穆而庄严。
他手中拿着一份刚刚解密的关键技术验收报告,指尖在报告扉页“歼-20威龙”那几个遒劲有力的烫金大字上轻轻摩挲,眼底深处仿佛有星辰点亮,那是历经漫长跋涉后终见曙光的激动,更是身为参与者的无上荣光。
实验大厅一侧,巨大的环形全息投影屏正悬浮展示着歼-20战斗机高速穿云破雾的模拟动态图像,其流畅的隐身外形、优雅的鸭翼布局,宛如一头蓄势待发的钢铁巨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慑力。
投影屏下方,数十名核心研发团队成员肃立无言,许多人眼中都闪烁着与诛兴相似的泪光,他们中有两鬓斑白的老专家,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工程师,此刻都屏息凝神,等待着那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各部门注意,最后一次数据链路自检。”
诛兴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大厅的每个角落,沉稳而有力,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提升至巅峰。
“航电系统,正常!”
“飞控系统,正常!”
“火控雷达,正常!”
“隐身涂层监测,正常!”
……
一连串清脆利落的汇报声次第响起,如同奏响了一曲雄壮的技术交响乐。
每一声“正常”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心血,都跨越了不知多少道曾经被视为天堑的技术鸿沟。
当最后一声“所有系统,最终确认正常!”响起时,大厅里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有力而激动的搏动声。
诛兴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全场每一张充满期待的脸庞,最终定格在全息投影屏上那架即将一飞冲天的“威龙”战机上。
他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数年前,那个同样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开端。
那时,兴华科技刚刚承接歼-20部分关键子系统研发任务,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和国内几乎空白的相关领域,压力如山。
“诛总,老外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壁垒太高,我们自己的工艺始终无法满足战机的减重和强度要求……”
“诛工,这套主动相控阵雷达的运算单元,我们尝试了所有可能的架构,功耗和散热还是压不住……”
“兴儿,这条路太难了,我们是不是考虑一下更保守的方案?”
质疑声、困难、失败的数据……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次次涌来。
但诛兴和他的团队,从未想过放弃。
他想起了父亲诛皎在他最艰难时刻,将他唤至书房,指着窗外那株在风雪中依旧挺拔的百年桃树对他说的话:
“兴儿,你看那桃树,年年岁岁,看似没什么变化,但它的根,一年比一年扎得深,树干,一年比一年长得粗。搞科研,尤其是为国铸剑的科研,也是如此。不要怕慢,不要怕难,只要方向是对的,每一点滴的突破,都是在为未来的参天大树积蓄力量。记住,国之重器,不求速成,但求万无一失,但求领先时代!”
正是这份沉甸甸的嘱托与信任,支撑着诛兴和他的团队,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没有合格的复合材料?那就从基础理论做起,重新设计分子结构,联合国内顶尖材料院所,历经上千次实验,终于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甚至部分反超国外同类产品的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战机减重增效立下汗马功劳。
航电系统遭遇瓶颈?那就另辟蹊径,借鉴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大胆采用全新的分布式计算架构和智能算法,硬是将系统处理效率和稳定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飞行员的决策和操控如臂使指。
还有那至关重要的隐身涂层、那复杂精密的飞控软件、那灵敏可靠的传感系统……每一个环节,都浸透了研发团队的心血与汗水。
此刻,所有这些努力,都将接受最终的检验。
“报告!试飞基地信号接入!”
通讯工程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兴奋。
瞬间,全息投影屏上的模拟图像切换为遥远的西北某试飞基地实时传输回来的高清画面。
广袤的戈壁滩上,晨曦为一座雄伟的机库披上了金色的外衣。
机库大门缓缓滑开,一架身披黄绿色底漆、形态威猛凌厉的战斗机,在牵引车的拖曳下,如同一位即将出征的王者,沉稳地滑行而出,正是万众瞩目的歼-20威龙!
阳光照射在它那经过精心设计的菱形机头和光滑得几乎看不到铆钉的机体表面,反射出冷峻而迷人的光泽。
流线型的机身、全动鸭翼、外倾双垂尾……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极致的气动美学与顶尖的工业科技完美融合。
实验大厅内,响起了一片压抑着的抽气声和惊叹声。
即使早已看过无数次图纸和模型,当这架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国之重器以如此真实的姿态出现在眼前时,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依旧无与伦比。
“太美了……”一位年轻的女工程师喃喃自语,眼中已满是泪水。
诛兴紧紧攥住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才能勉强抑制住内心的澎湃。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架飞机,这是一个民族航空工业崛起的象征,是一代代航空人奋斗不息的结晶,更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自信的体现!
画面中,歼-20战机在滑行道尽头稳稳停住,地勤人员开始进行最后的飞行前检查。
飞行员身着抗压服,头戴新型头盔,对着镜头方向,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那坚毅的眼神,充满了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