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穿成穷书生,我连中三元杀穿朝堂 > 第317章 走访

第317章 走访(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是谁?谁敢违背他的意思?

他忍着怒气,随意点了几名官员的姓氏和职务询问。

李钰不仅准确说出其名,甚至连其中一两人惯常站在大衙房哪个位置、说话有何口音特点都点了出来。

这下,郑伯庸再无怀疑,却更加恼火。

他认定了有内鬼,这是觉得李钰是伯爵,所以想去巴结?

难道不知道这布政司是本官说了算吗?

他心中想了几个平时的刺头,想着回头一定要好好敲打一下,但此刻不便发作。

看着眼前的李钰,郑伯庸知道已经找不到借口再敷衍了。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李参政果然心思缜密,事事想在头里,实乃干才!

既然文书已熟,同僚已识,那接下来,便需深入了解此地风土人情了。

福建民情特殊,非亲身走访体察不能深知。

唯有洞悉民间疾苦,知晓百姓所思所想,方能真正因地制宜,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啊。”

李钰点头“藩台高见,体察民情确是当务之急。

既然如此,下官明日便下去走访,这几日若无要事,便不来衙署点卯了,定当深入乡里,仔细探访。”

随后李钰告辞出去。

郑伯庸看着李钰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霾。

他要查出谁在帮李钰,真是好大的胆子!

下午的时候,李钰按照规矩,写了文书,请求衙署派遣熟悉本地情形的属官随行。

郑伯庸接到文书,冷笑一声,批了个“准”字。

却只拨派了两名最底层的老衙役,一个姓王,一个姓李。

这两人明显是那种在衙署混日子、毫无背景的人。

郑伯庸的意思很明显,派两个衙役去,既符合程序,又让李钰得不到任何有效协助。

李钰也不在意,有两个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就行。

次日清晨,李钰带着陆峥、铁牛,汇合了王、李两名衙役,离开了福州城。

……

李钰准备先去福州府西北的山村走访。

他问了衙役,那里差不多是福州府最贫瘠的村庄。

李钰等人都换了衣服,打扮成收购药材或者山货的行商。

两名衙役有些无语,却走访就走访,还乔装打扮什么啊。

但在李钰目光的注视下,两人也只能照做。

第一个走访的村子名为坳头村。

村口外的一小块梯田里,有一位正在锄草的老农。

李钰走上前,拱了拱手,“老丈,忙着呢?看您这田,土薄石多,收成不太容易吧?”

老农抬起头,警惕地打量了李钰一番,又看了看他身后的陆峥和铁牛,以及那两名缩在后头的衙役。

迟疑了一下,才叹了口气,“你们是外地来的吧?我们这山旮旯地,就这条件。

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打下的粮食交了租子,剩下的也就勉强够喝几个月稀粥,饿不死罢了。”

老农说的是土话,李钰勉强能听懂。

“交租子?这田不是您自己的?”李钰顺势问道。

“自己的?”

老农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哪能有自己的田哦。

这都是周老爷家的地,我们不过是佃户,每年要交六成的收成呢。”

李钰心中暗惊,六成的地租,简直是敲骨吸髓。

他又问道:“家里就您一个人操持?孩子们呢?”

提到孩子,老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既有思念,又有无奈:“两个儿子,都出去谋生了。留在山里,也是饿死。”

“谋生?是去福州城里做工了吗?做什么营生?”李钰追问。

老农的眼神闪烁起来,含糊道:“……说是去……帮人,具体做什么,我们也说不清。

反正隔几个月会托人捎点钱回来,不多,但也够我们老两口度日。”

他明显不愿多谈儿子们具体做什么,李钰又聊了几句,见问不出什么,李钰便起身告辞。

两个衙役嘀咕,觉得李钰有病。

这种事情,找到当地县衙,然后县衙找来里正,用得着这样亲自去问吗?

这人啊不会当官,还是太年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