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彼岸低语(1 / 2)
星海誓言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凝聚的信念化为了具体的行动。“启明”号如同一只精密运转的蜂巢,每一个单元都为了共同的目标高速运作。而位于这艘“方舟”大脑位置的科学部门,更是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不仅要理解一个可能远超人类想象的文明,更要准备好与之进行第一次“对话”。
科学主实验室里,气氛凝重而专注。巨大的全息投影上,来自坐标Beta的那段“共识信息”被拆解成无数闪烁的符号、波形和数据流。莉娜站在投影前,眼下的淡青显示出她长时间的缺眠,但她的眼神却异常明亮,紧紧盯着信息流底层那段被剥离出的、更为古老的“注释”。
“‘知识源自废墟,智慧生于抉择。告别摇篮,是理解无限的第一步。’”莉娜低声复述着,指尖在全息界面上快速划动,调出复杂的分析图表,“这段编码方式,与我们之前在‘归墟’核心数据库破解的某些未知文明残片,存在百分之十七的相似性,但结构更严谨,逻辑更自洽。它像是一种……进化后的通用语。”
荒木教授几乎将半个身子都探进了投影中,狂热地审视着每一个细节:“不仅仅是通用语,这是一种哲学,一种对文明发展的洞见!‘警惕重复的陷阱,汝等携带的,不仅是火种,亦是轮回的引信。’这句话是关键!它暗示着,宇宙中可能存在某种……文明发展的周期性灾难,而新生的、从废墟中崛起的文明,本身就带着重蹈覆辙的基因!”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我们必须理解这个‘陷阱’和‘引信’的具体含义!否则,我们的接触可能从一开始就踏入了误区!”
“正在尝试构建模型,”莉娜操作着控制台,调出一个模拟程序,“基于注释的提示,结合人类历史周期律、技术爆炸风险、以及‘规则碎片’这种高危知识的应用模式进行推演……初步结果显示,‘引信’可能指向文明对某种超越自身控制能力的能量或技术的依赖和滥用,最终导致自我毁灭。就像……我们滥用‘规则碎片’技术,加速了地球的毁灭一样。”
这个推论让实验室内的温度仿佛下降了几度。地球的悲剧,竟然可能是宇宙中无数文明重复上演的轮回之一?而他们这些幸存者,身上依旧带着这危险的“基因”?
“如果这个推断成立,”宋茜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她正在舰桥远程关注着这里的进展,“那么我们在构建回应信号时,就必须格外谨慎。我们既要展示我们的价值,又要表明我们意识到了这种风险,并寻求……‘调和’与‘共生’之道。”
这正是当前工作的核心与难点。科学团队正在全力以赴,构建人类文明的“自我介绍信”。这不仅仅是一封友好的问候,更是一次文明的资格认证考试。
“回应信号框架基于‘共识信息’的语言构建,”莉娜向宋茜汇报进展,“我们嵌入了基本的数学公式、物理常数、元素周期表,以及太阳系和地球的简要天文坐标——作为我们‘摇篮’的标识。关于历史……我们只选择了代表文明曙光和重大科技突破的少数几个非冲突性节点。”
“关于‘规则碎片’和三核共鸣场,如何描述?”宋茜问道。这是人类目前掌握的最独特,也可能最敏感的技术。
莉娜和荒木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我建议,暂时隐去‘规则碎片’的来源和具体技术细节,只提及我们掌握了某种‘独特的能量场共鸣技术’,并强调其在路岩牺牲后,趋于‘和谐’与‘稳定’的特性。”莉娜谨慎地提出方案,“这既展示了我们的特殊性,又避免了怀璧其罪的巨大风险,同时与Beta文明的‘调和’标签相呼应。”
荒木沉吟片刻,虽然对不能完全展示研究成果感到些许遗憾,但也明白这是当前最稳妥的选择:“我同意。我们可以将三核共鸣场的部分稳定波形特征,进行加密和简化后,作为我们技术‘状态’的证明附上。这就像一份……文明的‘体检报告’和‘简历’。”
构建过程充满了技术挑战和哲学思辨。每一个信息的取舍,都关乎着对方对人类的“第一印象”,甚至可能决定“启明”号的命运。
然而,就在这紧张的准备工作中,一种新的、未被预料到的变数悄然出现。
“报告,探测阵列接收到微弱背景辐射扰动,模式异常,非已知宇宙噪声,也非‘共识信息’重复。”一名监测员的声音带着困惑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