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咱妈下来的又一个任务(1 / 2)
从杭洲回来的吴限,继续在剧组里拍戏。
现在5月,电影的事情还不着急宣传。
《我不是药神》制作完成,目前已经提交过去审核。
等审核通过,拿到龙标之后,就能安排电影上映的事情。
在片场里的吴限,接到一个电话。
“吴限,上面的意思是,抗战时期的战役,需要你导演一两个作品出来。”
“明年是咱妈成立的七十周年,你看看,能不能抢一部戏出来?”
林局的来电,突然交给吴限这个任务。
明年的10月国庆,要一部抗战电影出来,庆祝七十周年。
也就是说,他需要从写剧本,到筹备,再到拍摄,然后制作好上映,需要在这17个月的时间里做到。
关键是,这种题材可不是那么容易筹备好的。
写剧本倒是容易,他查查资料,最多一个月就能写出剧本了。
可是筹备的话,没有个一年半载的,哪里能筹备的出来?
真要导的话,这个还要看拍摄的规模大不大。
“赶不上!大场面的戏,肯定赶不上。”
“任务下达的太晚了,我下半年还有电影计划。”
“哪怕是我取消这个电影拍摄计划,专心筹备领导下达的这个任务都好。”
“也哪怕咱妈给我一路绿灯都好,也不可能拍摄、制作的出来。”
“这种抗战时期的战役,肯定都是大场面。”
“大场面筹备起来就要很多的时间,最少也要一年的前期筹备。”
“像《长津湖》我更是需要筹备两年,才能开机。”
“所以想要在明年七十周年赶上,这不可能。”
他这是直接否决了,因为时间太短,根本就做不到。
林局知道后,也明白这个任务下达的的确是太晚了点。
当然,或许会说,只要钱到位,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话是这么说,可问题是真这样的话,那得投资多少?
而且这拍摄电影,可不是搞基建,只要钱到位就都好说。
“那你先找找灵感,看从哪个战役下手。”
“然后提交上来,我们这边给你备案。”
收到这个指令的吴限,知道接下来要干活了。
在他身边的王濋然,疑惑看向他。
不过吴限没有对她说什么。
知道吴限在思考,王濋然没有打扰他。
挂了电话的吴限,去思考要准备一部什么电影。
就在他思考的时候,脑海里忽然浮现出那个人的记忆。
从那个人的记忆里,吴限想到一个电影剧本。
《八佰》,淞沪会战最后的坚守,四行仓库。
他这会儿就在魔都,距离淞沪会战最后的防线四行仓库的遗址,并不是很远,这让吴限想到,去看看。
“导演,我没有戏份了是吧?”
起身的吴限,找导演问一下自己的安排。
“对,你要出去?”导演点点头。
“嗯,我去散散心,找找灵感。”
吴限解释后,转身离开剧组。
同剧组里的演员都看向吴限。
特别是吴垒,他知道哥哥这应该是要去找灵感写剧本。
下午,吴限来到四行仓库的遗址。
他不是第一次来了,之前来过一次。
可当再次看到的时候,脑海里对这部电影剧情与画面更加清晰。
“华艺制作的吗?还投资几个亿,在苏洲那边,一比一搭建了一个拍摄地。”
背着手参观的吴限,想到了不少的东西。
华艺投资的电影?那就更加要截胡了。
去年已经截胡《再见前任》这部电影,让华艺兄弟少了一部20亿票房的电影;这电影就让华仪兄弟少赚几个亿。
如果再把《八佰》给截胡了,那么华艺兄弟破产的会更快吧?
尤其是为了这部电影,斥资5.5亿建设的拍摄场地
花5.5亿只为了建造一座,拍这部电影的拍摄地,简直浪费。
虽然说,这样复刻当时的场地与环境,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可这么花钱也不对啊,太浪费了。
建造这样的一个拍摄地,就只考虑拍一部电影,投入太大,不值得。
投资5.5亿建造场地,再花两三个亿去请演员、拍摄、制作。
总投资来到9个亿,然后电影最终收获了31亿票房,看似是赚钱。
可是你得看看你的投资得多少。
31亿的票房,35%的分成比例,只能分账10.85亿。
你建设拍摄场地就用了5.5亿,拍摄制作成本最少也要两个亿吧。
那么扣除下来,最后只有3.35亿进账。
关键是,投资7.5亿进来,花费五年的时间才赚3.35亿。
一来是效率太低,不成正比,二来是破坏太大。
为什么说破坏大?
破坏土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