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末代中医 > 第453章 谁敢相信这吃饭的家伙事儿还能治病?

第453章 谁敢相信这吃饭的家伙事儿还能治病?(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脉诊完毕,他道:“张嘴,我看下舌头。”

小涛依言伸舌。林远志仔细观察:舌质红,尤其舌尖更红,苔色黄,厚而腻,紧紧铺布于舌面。

“平时是不是容易觉得心里烦躁,控制不住想发火?”林远志问。

小涛低着头,轻轻“嗯”了一声。

“胃口怎么样?吃东西香吗?”

“不太想吃……”小涛声音很小。

“是不是很容易觉得累,没精神?”

“是。”

“大小便呢?”林远志问得仔细。

小涛有些窘迫,没吭声。

徐老板赶紧接过话:“他小便很黄,味道也重。大便嘛,总是很干,几天才一次。”

林远志点点头,示意检查结束。

小涛如释重负地回到自己座位,重新拿起手机。

徐老板迫不及待地问:“林医生,您看……这病因是?”

林远志沉吟片刻,梳理了一下思路,清晰地说道:

“孩子这病,根据脉象、舌象和症状,中医辨证属于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在于气阴两虚,所以他会乏力、易疲劳,大便干;标实在于肝风内动,痰火闭窍。

弦脉主肝病,滑主痰湿,数主热象,结合舌红苔黄腻,是内有痰热的表现。

肝风挟痰热上扰,蒙蔽清窍,故而发病时突然昏仆、抽搐、口吐涎沫。

痰热阻滞气机,所以烦躁、便干。治疗上,急则治其标,当前应以涤痰清热、平肝熄风、开窍定痫为主,同时适当兼顾益气养阴以固其本。”

徐老板听得半懂不懂,但“有法治”三个字像强心针一样让她激动起来:

“林医生,您说怎么治就怎么治!需要什么药,国内没有我们去国外找!我们全力配合!”

林远志不再多言,从随身带的布包中取出处方签和一支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钢笔,略一沉吟,便开始书写药方。

君药(涤痰开窍,平肝熄风):法半夏、制胆南星、天麻、全蝎、僵蚕、地龙、石菖蒲、远志。

臣药(清热化痰,行气活血):陈皮、枳实、茯苓、郁金、丹参。

佐药(益气养阴,扶正固本):人参、麦冬、五味子(取生脉饮之意);加制何首乌滋补肝肾精血。

使药(引经报使,通腑泻浊):少量牵牛子,给邪热痰浊以出路。

特殊用药:白瓷碗(粉)。

写到最后一位药时,林远志的笔尖特意顿了顿,然后才工整地写下。

他将写好的药方递给徐老板。

徐老板双手接过,仔细观看。

前面那些半夏、南星、天麻之类的药,她大概能猜到是治风治痰的,看到人参、麦冬也觉得是补药,但目光扫到最后一味——“白瓷碗”?

她愣住了,抬起头,满脸不可思议地看向林远志,又下意识地看了看桌上盛着精致菜肴的白瓷盘,声音因为惊愕而有些变调:

“林……林医生?这……这‘白瓷碗’是……是什么意思?”她指着药方,手指微微颤抖,“难道……要……要把这盘子磨成粉吃下去?”

这个想法太过惊世骇俗,让她几乎失态。

这话一出,连旁边一直保持着职业性微笑的高晓龙和原本老神在在的叶楷都瞬间愣住了,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林远志。

何玉金也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师傅。

林远志面色如常,仿佛早料到会有此一问,平静地解释道:

“徐总误会了。并非让您将日常用餐的瓷碗瓷盘吃下去。

白瓷,确是一味中药,通常是将纯净无彩绘的白瓷片或瓷器,经过煅烧(高温烧制)后,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入药。

唐代《药性论》、明代《本草纲目》等典籍的金石部均有记载,煅瓷粉有‘镇惊安神,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之效。

其质重坠,能平肝潜阳,对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惊痫、癫狂有独特的疗效。

我查阅过近代一些医家的临床报道和医案,确有单用或配伍此药治疗癫痫取得良好效果的例子。

此药对于孩子这种痰火扰神、肝风亢动的证型,正合其用。

届时将药方交给同仁堂的老药师,他们知晓如何炮制,并与其他药材合理配伍,制成水丸或胶囊,方便服用且安全。”

一番引经据典、条理清晰的解释,让徐老板和高晓龙脸上的惊疑之色渐渐褪去,转为恍然大悟和深深的叹服。

徐老板拍着胸口,长舒一口气:

“哎呦!我的天!吓死我了!原来是这么回事!林医生,您可真是……学贯古今,用药如神!我今天真是……真是大开眼界啊!”

高晓龙也连连拱手,由衷赞叹:“奇才!真是奇才!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林医生果然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叶楷见状,得意地哈哈大笑,用力拍着林远志的肩膀:

“哈哈哈!我就说嘛!林兄弟出手,必定是不同凡响!要不是你开的方子,谁敢相信这吃饭的家伙事儿还能治病?这下我这牛可没吹破,脸上有光啊!哈哈哈!”

包间里的气氛顿时轻松热烈起来。

徐老板执意要奉上一个厚厚的红包,被林远志以“医者初心,不为财物”为由坚决推辞了。

她也不再强求,只是紧紧握着药方,如同握着救命稻草,再三表示若有效果,定当重重酬谢。

简单的饭局并未持续多久,林远志心系药理,不到一小时便起身告辞。

回程的车上,叶楷心情大好,忍不住好奇地问:

“林兄弟,说实在的,是不是治这种疑难怪病,药方就得用点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效果才出得快、出得奇?”

林远志看了他一眼:

“当然不是。用药如用兵,贵在‘辨证精准,药证相符’。

白瓷虽是冷僻药,但也是正经载入历代本草典籍之物,有其明确的性效主治。

用它,是因为其‘质重镇怯’之性,恰好针对此证‘肝风亢动、痰火上扰’的病机。”

何玉金也兴奋地插话,眼中满是崇拜:

“师傅,我今天又学了一招!白瓷这药,我翻了好多现代中医教材和常见医案都没见过,您要不点破,我根本想不到金石类药物还能这么用!”

“多读书,博采众长。”林远志借机点拨徒弟,语气谆谆。

叶楷耸耸肩,他对这些深奥理论兴趣不大,转而提议:

“反正事儿办得漂亮就行!怎么样,两位,时间还早,要不要去放松一下?我知道一家新开的顶級夜店,环境绝对一流,带你们去体验体验燕京的夜生活?”

林远志挑眉看向叶楷,语气带着一丝调侃:“没看出来,叶少还好这口?”

“哎,生活嘛,总得有张有弛!”叶楷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听听音乐,喝点东西,看看热闹,又不是什么违法乱纪的事,也是一种观察世相嘛。”

“心领了。”林远志直接拒绝,“你自便吧。我们回去还有事。”

他指的自然是教导何玉金研习医理。

叶楷脸上立刻露出一个“我懂了”的暧昧笑容,目光在林远志和何玉金之间来回扫了扫,拖长了声音:

“哦——明白了明白了!师徒‘一对一’深夜教学,潜心钻研,深入交流!好好好,那我就不当电灯泡,打扰二位的‘学术探讨’了!你们忙,我自己找乐子去!”

说完,哈哈大笑着让司机在下一个繁华路口停车,自己潇洒地推门下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