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可别……英年早逝啊!(2 / 2)
他想起之前听闻王女士曾是中科院的研究员,随口问道:“王女士,听说你之前是在中科院工作?那怎么会……”
王女士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脸上顿时露出极度尴尬和无奈的神情。
“林医生,不瞒您说……以前我当然是坚决不信这些的,觉得都是封建迷信。可是……孩子病了这么久,什么办法都试过了,西医、中医、心理医生……都没用。
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听人说请道士来做法驱邪管用,就……就死马当活马医了。当父母的,但凡有一丝希望,谁肯放过呢?”
林远志轻轻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返回自己那栋楼的电梯里,何玉金忍不住感慨:
“师傅,那位王女士,竟然是中科院的研究员……按理说应该是坚定的科学主义者,怎么会相信做法贴符咒能治病呢?这太矛盾了。”
林远志看着跳动的楼层数字,缓缓道:
“玉金,你要明白,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真正信仰某种理论。人,本质上只信仰‘可能给自己带来希望的东西’。
当科学无法提供他们想要的希望时,转向其他领域寻求慰藉和可能性,是人性使然。
就像很多病人来看中医,未必是深信中医理论,更多的是在主流医学束手无策后,来尝试另外一种‘可能’。”
何玉金怔了怔,细细品味着这番话,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啊!好像……真是这样。”
接下来的两天,林远志没有去中医科学院上班。
他带着何玉金,如同寻常出诊的医师,穿梭在燕京的大街小巷,按照预约,为之前接诊的几位老病人复诊。
有为官经商者,也有寻常百姓;有缠绵多年的疑难杂症,也有突发罕见的急重病症。
每至一处,林远志都仔细诊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方药,并随时向何玉金讲解辨证思路、用药精髓。
何玉金跟着师傅,亲眼见证了他是如何应对各种复杂病情的,心中震撼不已:
“师傅,没想到您私下还接了这么多……这么难的病例!这些病,随便拿一个出来,估计很多医生连碰都不敢碰。”
林远志一边走,一边淡淡道:“总是在舒适圈,治疗一些常见病,是不会有进步的。”
两天后,回到中医科学院那间崭新的、宽敞的办公室,林远志召集组员开会。
他环顾了一下何玉金、邓敏、吴斌三人,宣布道: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新的研究方向。我初步考虑了两个方向:一是基于柴老手稿,深入研究小儿疳积的证治规律;二是研究百日咳的简易防治方案。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今天集中讨论一下。”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另外,明天开始,我可能要离开燕京两三天,回广南一趟。组里的工作照常进行,你们继续讨论新课题的方向,有急事电话联系。”
这话一出,三个年轻人都愣住了。
吴斌最先忍不住问道:“组长,您要回广南?这么突然?有什么急事吗?”
林远志语气平常地说:“没什么大事,回去探探亲,顺便参加一个老同学的婚礼。”
何玉金眼睛一亮,立刻说:“师傅,我能跟您一起去吗?我还没去过广南呢,正好可以跟您学习学习!”
林远志看了她一眼,摇摇头:“我不是去工作,是私事。你留在组里,正好可以把这两天跟诊的病例资料整理一下。”
何玉金脸上难掩失望,但也只能点头应下。
当天晚上八点,林远志独自一人,拖着一个简单的行李箱,走出了云顶公寓,拦了辆出租车,前往首都国际机场。
他戴着帽子和口罩,刻意低调。
没有通知任何人来送机。
就在他办理完登机手续,通过安检,在候机区坐下不久,手机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叶楷”。
林远志微微蹙眉,接通了电话。
那头立刻传来叶楷的声音:“喂,林大医生,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吧?出远门也不跟兄弟我打声招呼?”
林远志平静地问:“叶少消息很灵通。你怎么知道我要走?”
“嘿!”叶楷嗤笑一声,“你现在什么身份?在燕京这块地界,你林神医的一举一动,想知道的人多了去了。你这突然回老家,是有什么急事?跟我说说呗,好歹我也是带你进京的领路人啊,别这么见外。”
“探亲而已,没什么急事。”林远志言简意赅。
“探亲啊……”叶楷拉长了声音,似乎松了口气。“行吧。不过,哥们儿我得提醒你一句,你现在可是红得发紫,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用不用我安排两个人跟着你?广南那边虽说治安不错,但也保不齐有哪个红了眼的……你这中医能治流行红眼病,可治不了某些人的‘红眼病’啊。”
“不必了。”林远志拒绝得干脆利落,“广南很安全,不劳叶少费心。”
“得嘞!”叶楷也不坚持,打了个哈哈,“那你路上小心,保重身体。可别……英年早逝啊!哈哈哈……”
笑声未落,林远志便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看着窗外停机坪上起起落落的飞机,灯光在夜色中连成一片璀璨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