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太子党陷落,老八心急试探(1 / 2)
康熙怒斥太子胤礽,“滚到奉先殿跪着!”。
太子连滚带爬地退出乾清宫,背影狼狈不堪。
暖阁内只剩下康熙与胤禄父子二人。
长时间的沉默不语,只有康熙粗重的喘息声,偶尔夹杂着急促的咳嗽。
康熙在稍缓之后,方才缓缓睁开眼,看向依旧跪在地上的胤禄:
“老十六,你今日······很好!”
胤禄伏地不动,只额头触地:
“儿臣只是据实以报,不敢有瞒皇阿玛。”
“据实以报?”
康熙喃喃自语重复了一遍,言语却转了方向:
“你查内务府,追亏空,究福伦,乃至今日弹劾太子,步步为营,句句要害。看来朕让你署理内务府,倒是给了你一把好刀。”
胤禄背心渗出冷汗,急忙应道:
“儿臣愚钝,只知皇阿玛将内务府交给儿臣,儿臣便需尽心竭力,清除积弊,以报君恩。至于其他,儿臣不敢妄加揣测,更无结党营私之心!”
康熙盯着胤禄,目不转睛,似要看透胤禄心中所想:
“你没有结党?那八阿哥、九阿哥频频向你示好,又是为何?”
胤禄自知此事瞒不住康熙,强自镇定,答道:
“八哥、九哥关爱兄弟,乃是兄弟之情,然儿臣深知,皇子结交,易惹非议,故一向谨守分寸,只论公务,不及私谊。”
“兄弟之情······谨守分寸······”
康熙轻言轻语,伸手抚额:
“你能明白这一点,很好。记住,你是朕的儿子,是大清的皇子。你应该对着大清的蠹虫,对着那些动摇国本的逆子,而不是对着你的兄弟,更不是,对着朕!”
胤禄闻听最后一句,以头触地,砰砰作响:
“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儿臣的忠心,天地可鉴,唯皇阿玛圣意是从!”
康熙看着胤禄伏地不起的身影,最终一声长叹:“起来吧。”
“谢皇阿玛。”
康熙转脸望向别处,声音尽显疲惫:
“太子······朕会处置。永和宫那边,你好生宽慰你额娘,至于内务府······你继续管着,该查的查,该办的办。但有些事,急不得,也······查不得,你要懂得分寸。”
“儿臣明白。”
“跪安吧。”
“儿臣告退。”
胤禄一步步退出暖阁,直到走出乾清宫,被寒风一吹,头脑中再显“急不得,查不得”,皇上最后那几句话,意味深长。
待胤禄回返贝勒府之后,太子胤礽被罚跪奉先殿的消息,业已传遍紫禁城。
万万没想到的是,兵部尚书耿额,业已紧随旨意,被锁拿入刑部大狱,名义上是为受前步军统领托合齐“会饮结党”案的牵连。
-----------------
太子受罚之后,原年节之前的事情,在此刻一并爆发,江南两江总督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互参,加上江南科举案,皇上命钦差重新审理之后,犹是不满,在朝堂之上,群臣争辩不断。
康熙在病中下严旨,斥责主考左必蕃、副主考赵晋等人“辜恩溺职,玷辱斯文”,责令彻底清查,绝不姑息!
一时间,京城官场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太子一党更是如被抽去了主心骨一般,惶惶不可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