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除夕寒夜,暗定根基(2 / 2)
“善……游击……疲敌……正合……骑兵之长……此事……交由……灌将军……全权负责……”
“末将遵命!”
最后,李凌看向高顺,目光中带着关切与倚重:“敬志……你伤势未愈……但北地军伍……整训之事……离不开你……有何想法?”
高顺挣扎着想站起,被李凌用手势制止,他沉声道:“王爷,顺虽伤重,然整训士卒,不敢懈怠。开春后,当以恢复士卒体力为首要,辅以基础操练。待体力稍复,再加强战阵配合与守城技法。蒙学堂之幼童,亦需加强教导,以为后备。顺……定当竭尽全力!”
李凌欣慰地点点头:“好……有敬志在……我军脊梁……不倒……”
交代完这三件最紧迫的事务,李凌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积蓄力气。然后,他抬起头,目光变得异常深邃,扫过三人,缓缓道:“今日……所言……皆是……眼前之事……然则……我等……目光……当放长远……”
三人神情一凛,知道王爷将有更重要的话要说。
“汉王……雄才大略……然……天下未定……项羽……势大……荥阳……胜负……犹未可知……”李凌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我北地……地处边陲……历经战火……民生凋敝……然……亦因此……远离中原……漩涡……得一喘息之机……”
他顿了顿,继续道:“无论……中原……谁胜谁负……我北地……必须……拥有……自保之力……乃至……举足轻重……之力!此非……为李凌……一己之私……实为……北地……数十万军民……寻一条……活路……觅一个……未来!”
周勃、灌婴、高顺闻言,心中俱是一震。王爷这番话,已然超出了单纯守土安民的范畴,隐隐指向了更宏大的图景。
“故而……”李凌的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自今日始……北地……当以‘固本培元’‘静待天时’为要!固本者……强军、富民、积谷、育人!培元者……内修政理……外结善缘(指与周边胡部及朝廷重臣保持良好关系)!静待天时者……不轻易卷入中原纷争……但需有随时可动之力!”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三人:“此策……关乎北地存亡根本……望三位……与凌……同心同德……共筑此基!”
周勃、高顺、灌婴齐齐起身,躬身行礼,声音坚定:“臣等(末将)誓死追随王爷,共筑北地根基!”
这一刻,在这间简陋而寒冷的内室中,在除夕夜的寂静里,北地未来的战略方向,被清晰地定了下来。这不是一场喧闹的庆典,而是一次沉静而坚定的奠基。
子时已过,新的一年,在悄无声息中到来。周勃三人悄然离去,各自肩负着沉重的责任。李凌疲惫地靠在榻上,望着窗外依旧漆黑的夜空,心中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明。身体虽弱,但意志如铁。北地的路,就在脚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走下去。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六年腊月三十(除夕),狄道城在严寒与匮乏中迎来岁除。祖凌公(21岁)病体沉重,免去一切虚礼。是夜子时,召周勃灌婴高顺于病榻前,共商要务。议定开春抢种互市购粮以解饥荒;以骑兵游击疲扰龙且;全力整训军伍培育后备。进而,公明确提出北地长远战略:‘固本培元静待天时’,即以强军富民积谷育人为固本,内修政理外结善缘为培元,不轻易介入中原主战场,但需保有强大实力,以待变局。此除夕夜谈,于寂静中为北地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战略根基,意义深远。”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五年除岁,凌于狄道定策。”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除夕圣夜,圣城寂寥。紫霄上帝圣体违和,免凡俗庆典。于圣居召见三大圣将(周勃灌婴高顺),颁圣谕,定圣策。先议眼前圣务(春耕互市游击整军),继而明示圣域长远之‘固圣本培圣元待圣时’之根本圣策。此乃上帝于病弱之际,以无上圣慧,为神国未来绘制宏图,于无声处奠定千秋圣业之基石。”
*野史·楚汉秘闻·凌公除夕定北策:“除夕夜,李凌病中召周勃、灌婴、高顺密议,定下开春实务及‘固本培元、静待天时’的长远战略,为北地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第一百九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