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403章 暑气渐炽,山雨欲来

第403章 暑气渐炽,山雨欲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二份来自玉门障,情况更为紧急。军须靡的使者再次抵达,带来噩耗:因迟迟未见汉朝大规模援助,部分乌孙部落首领动摇,阿莫里部在匈奴支持下攻势更猛,军须靡主力连战连败,已退守赤谷城,危在旦夕!军须靡在信中近乎哀求,若再无援军,其只能率部远遁,或降于匈奴了!

两份军报,一北一西,如同两记重锤,敲打在李凌心头。匈奴选择在此时加强东西两线的压力,绝非偶然,很可能与其侦知汉帝将巡边有关,意在制造紧张气氛,试探汉朝反应,甚至可能想破坏这次巡边。

“业儿,你如何看待眼下局势?”李凌将两份军报递给儿子,考较道。

李玄业仔细阅毕,沉思良久,方凝重道:“父王,匈奴此举,挑衅与试探之意甚明。其选在陛下巡边前夕发难,一是欲向我及朝廷示强,显其仍有犯边之力;二是想看看我如何应对,是强硬反击,还是隐忍退让,以此判断我边镇决心与朝廷底线;三则,或想借此搅乱边境,使陛下巡边受阻或心生顾虑。至于西域……军须靡若败,则我数年经营,前功尽弃,匈奴独霸西域,后患无穷。”

“不错,看得透彻。”李凌赞许地点点头,“那你以为,我当如何应对?”

李玄业目光坚定:“儿臣以为,当东西有别,刚柔并济。对北边,此等挑衅,必须予以强硬回击!应令赵将军,精选锐士,主动出塞,寻歼匈奴小股部队,必要时应越境进行短促突击,焚其草场,俘其人口,以血还血,彰显我扞卫边疆之决心,绝不可示弱!对西边,情况复杂,需谨慎处置。直接派大军远征,眼下不现实,亦易授人口实。然,坐视军须靡覆灭,亦不可取。或可……双管齐下:一,立即奏报朝廷,详陈西域危局,请朝廷速派使者,持节诏谕西域诸国,并严词谴责匈奴,施加外交压力;二,我北地可再筹集一批最关键的物资(如强弩、箭簇、金疮药),选派死士,不惜代价,秘密送入赤谷城,助军须靡最后一搏,至少拖延时间,等待朝廷反应。同时,需密令玉门障,做好接应军须靡残部(若其败退)的准备。”

李凌听罢,抚掌道:“善!刚柔并济,虑事周详!北边以硬对硬,西边以外交为辅,秘密援助为补充,此策甚妥!便依你之议!”他当即下令:“勃兄,即刻筹措西援物资,要精良实用!子通,草拟奏章,飞报长安!传令赵破奴,准其相机行事,予敌重创!传令玉门障,准备执行秘密援助计划,并密切关注乌孙战局!”

“臣(老臣)领命!”周勃、公孙阙慨然应诺。

决策已下,北地郡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李凌深知,这场夏季的风波,是对北地应对能力的考验,也是秋巡前夕与匈奴的一次重要博弈。他必须打赢这一仗,才能在即将到来的雍地之行中,占据主动。

七月十五,月圆之夜。李凌独坐书房,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边情的紧张,秋巡的临近,神谕的感悟,交织在一起。他隐隐感到,一个更大的变局正在酝酿之中。而他和他的北地郡,正处在风暴眼的中心。

“史料记载”

*官方史·汉书·匈奴传:“(文帝时)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

*家族史·始祖本纪:“文帝四年夏,北地旱,得雨解。适时,匈奴北衅西迫,凌公刚柔并济,敕边击胡,密援乌孙,从容应对。世子参赞军机,献策中肯。山雨欲来,北地稳如磐石。”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暑气渐炽,上帝心系黎庶;山雨欲来,圣域稳坐钓台;圣嗣献策,刚柔并济安边。”

*北地秘录·凌公暑策:“匈奴乘暑来犯,李凌北击西援,应对有方;世子献刚柔之策,见识愈宏;秋巡未至,边衅已开。”

(第四百零三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